3.繁荣农村青年文化,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倡树乡村文明新风。繁荣乡村青年文化,不仅可以为新农村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感染青年,进而感召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要结合当地实际,立足农村基层,深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时代感和地域民族特色、深受青年喜爱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民群众参与,带动乡村青年文化建设的繁荣。要探索建立社会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乡村青年文化节、歌手大赛、才艺风采展示等重点活动,打造乡村青年文化的知名品牌,引导农村青年挖掘、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艺术,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培养农村青年文化名人。要以城乡互动为基本途径,组织动员城市青年志愿者、青年文艺工作者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4.推进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建设农村美好环境。美好的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共青团组织牵头实施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在动员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要进一步推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实施,教育引导农村青少年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共同致力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要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村青年带头革除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开展改水、改厕、改圈、建沼气池以及垃圾集中处理等环境卫生治理,建设整洁的村容村貌。要动员青少年积极参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努力增加农村地区的林草植被。要引导农村青少年积极保护水源地和耕地,带头发展节约农业和循环农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5.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尽快改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让亿万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级团组织要积极促进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深入实施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少先队“手拉手”等活动,开展支教、支医工作,大力培训农村师资医疗力量,改善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条件。要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东西互助、结对帮扶等方式,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年乡镇企业家协会等青年社团的作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要动员广大青年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等活动,切实帮助农村地区特殊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引导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积极有序地参与基层民主实践,切实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务求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取得实效
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是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整合全团力量,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一是要形成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不只是青农战线的工作,而是全团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全团整体推进。为了在全团形成抓落实的强大合力,团中央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省、市、县三级团委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市(地)县两级团委当前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各级团组织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这项工作,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团属各单位也要从各自工作特点出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团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抓工作联系点,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青年,扑下身子,一件事一件事去抓,不能停留在文件上。要通过这项工作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锤炼广大团干部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