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力数量,从而使农业生产过程得到大大简化和纯化,减少了农民因劳动、体力、人数、农时等等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磨擦;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可大大减少农村耕牛的数量,由此也可减少农村因耕牛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磨擦;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能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中解救出来,使农民有机会主动地、自觉地去安排和发展自己的事业和产业,从而使村民之间有形成一种相互商量、观摩学习和相互帮助的氛围基础;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使用,需要规范化、规模化经营,也能促使村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协调、理让和支持的态势等等。所以农业机械化可以改善和协调农村中农民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生活,使农民有精力和时间从事业余文化活动,开发和发展其它行业和产业,有效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的管理民主化也会得到推进。
从以上可以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主导性、保障性、保证性和载体性的巨大作用,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那么,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如何发展边远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笔者通过十来年的农机工作经历,结合贫困山区实际所作的调查研究,就如何加快发展贫困山区农机化,提出几点初浅建议。
二、加快湘×××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年来,×××委、州政府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引进新机具、新技术,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围绕特色农业推进特色农机化项目建设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为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创出了路子。今后,我们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着力解决边远贫困山区的地理环境、人为因素、单一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等问题和缺陷所造成山区农机化作业含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从加强农机组织自身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科研、推广、生产有机结合和政府引导等几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山区农机化发展规律,努力改善农机作业环境,进一步加快发展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获良机。
1.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在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非常关注农机化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是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三是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四是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深受欢迎,效果明显,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五是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六是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七是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2.国家农业部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投入。2006年度,农业部在为农民办1xxxx实事中,把“建立5xxxx水稻栽植和收获机械化示×××”作为其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中央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资金规模从去年的3亿元增加到今年的6亿元,实施范围从去年的50xxxx县扩展到今年的108xxxx。并在“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对购置农机具实行财政补贴。6亿元的中央农机补贴资金,表明了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地区农业机械化工作。×××级高度重视湘西地区农机化工作,于2006年给湘西地区配置了15xxxx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并将继续加大对该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额度。×××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地区农机化工作。于2005年10月9日,在农机化现场办公会上形成的《州长办公会议纪要》中明确提出:从2006年开始,州财政每年拿出10xxxx元资金,用于对全州的购机补贴,同时要求各县市进行配套补贴。对各县市农机化工作实行目标管”。×××农机化工作,在×××市州中,率先被列于市中政府的主要目标管理。其它地区纷纷来我州咨询取经。×××农机局吴振文局长在全州农机化工作会议上要求纳入补贴项目的八县市农机局,必须严格按照上级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有关程序规范操作,确保农民购置农机具的补贴资金落到实处。在2006年度,×××本级财政直接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xxxx元,农机局向上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补贴15xxxx元,加上各县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