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依法治机。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优惠政策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进程很缓慢。各级政府要把农机化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明确农机职能。并把农机化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完善农机法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轨,加快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当前,×××各市州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正在修订《×××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草案,将递呈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湘西地区各级人大也加大了对各县市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执法检查,特别是×××人大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在该县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2006年8月23日,在该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xxxx会议上,各位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们听取并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对此总的评价是领导重视、工作扎实、效果显佳、不误时机,并根据此法律的相关条款,结合该县实际向县政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县财政每年将“培训、推广、安全管理”经费纳入年度预算,支持农机局搞好综合管理工作。二是尽力增加购机补贴,下力解决好农机的补贴,提高山坡区域的生产能力。三是增加农机购置金额,扩宽购机补贴产品目录,增加财政扶持和信用贷款力度,鼓励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2.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机械作业效率不能得到正常发挥等都是与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贫困山区的乡村公路,机耕道,水渠网路,田土改造(主要是小块改大块)山塘沟坝等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机作业的完全系数和机动性,充分发挥农机应有的效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贫困山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明确条款规定,关键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具体落实到位。
3.推动和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在贫困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经营方式、品种差异等因素,再加上农户的土地纠纷等,不利于机械的连片作业。所以,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期待土地的规模经营。先采取办点示范,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实现,加快土地流转,推行土地托管模式,扶持和培植种植大户,大力发展庄园式农业。并尽快出台相关法规予以规范。这样更有利于田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先进农艺及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有利于优化配备农业机械和合理配置劳动力,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效力,从根本上转移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三)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准确掌握和运用法律的各项规定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二要切实规范山区农机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努力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确保山区农机安全生产。三要进一步强化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完善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鉴定检测能力;同时,认真做好政府补贴机具的鉴定选型工作,为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提供依据。四要加大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加强农机维修市场的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要维护好农机作业市场秩序,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积极引导。实施购农机具购置补贴,是促进农机化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依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各级财政要设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湘西地区的购机补贴工作必须要做到“四突出”:突出特色区域,强调对正规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和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突出适宜山区的机型配备,强调合理的农机动力结构,合理的主机与配套农具的比例;突出补贴标准,强调对各类农业机械的补贴额度,提高对先进新型农机具和山区特色产业区域农机具的补贴标准,鼓励先进新型农机具的使用;突出综合配套,强调农机配备数量与农业生产量的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充分体现政府对农机化发展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