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善于发现市场,不断开拓,推动并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完善市场体系。要加快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企业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及种子、化肥等农资市场建设,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力加强经纪人队伍及各类中介组织建设,鼓励、引导和支持建立共同利益之上的、农民自愿参加的各类民间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架起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整个世界已经融为一个大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县企业和农户的生产经营。因此,在抓好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无形市场的建设。要抓紧组建前郭县网络信息平台,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培育信息市场,拓宽信息渠道,提高反映速度,尽快建立起方便、快捷的信息发布体系和有偿、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要在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求突破。 转变领导方式和方法就要破除唯上意识,改变过去一切围绕上级计划转的思想,强化大局意识、中心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立足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要努力加强学习。从主观上说,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认识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从客观上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WTO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政策法规和现代科技知识,加强学习,改进作风,提高在新形势下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45岁以下的机关干部,都要学习微机操作,努力增强现代意识,树立全新观念,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工作任务的要求。 二是要切实转变作风。工作作风是干部工作态度和综合能力的表现。目前,在我们干部队伍中,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思进取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乡镇和部门的副职不能主动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推一推,动一动;个别部门的正职也是得过且过,见硬就躲。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干部作风的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努力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善于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真抓实干,破解难题。要探索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作风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激励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促进干部作风的根本性好转。县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每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掌握第一手材料,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要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进言献策,加强干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群策群力,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要注重政策引导。抓引导是各级党政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要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确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和群众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形成特色,提高经济的市场适应能力。要发挥农村典型的带动作用,依靠政策培植典型,通过创建科技示范园区等形式,引导农民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实行市场化运作、标准化生产、设施化建设、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要做好思想工作,一方面教育群众用正常的心态看待市场经济中的赔和挣,赔了要善于总结,挣了要敢于发展,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怨天尤人;另一方面引导群众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敢于闯市场,善于从市场中寻找发展的门路,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手段和方法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 四是要狠抓项目开发。坚持季节抓常规,常年抓项目。全县上下都要紧紧围绕县党代会提出的“三个三”战略目标去思考,去谋划,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民族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和项目。重点项目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确定一套人马专门抓,事事围着项目转,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兴奋点都调到“三个三”上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特别是要围绕“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大力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振兴县域工业,加快以查干湖为重点的旅游开发步伐,力求通过“三个三”实现县域经济的新突破。 五是强化优质服务。要认真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综合治理,各部门都要经党委会或班子会讨论,制定改善经济软环境的具体办法,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宽松的外部空间。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及时、准确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政策、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信息。现在我们一些同志虽然明白服务的内涵,但在具体实践上,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管理者角色。提供销售服务并不是要各级干部代替群众去签订单,而是要通过培植经纪人队伍和各类中介组织去实现;提供技术服务也不是只让干部去给群众讲课,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牵线搭桥,聘请专家为群众讲解;搞土地流转不能代替群众流转,而是要提供政策、法律服务,促进流转。总之,我们要找准位置,做好服务这篇文章。穆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