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牢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的思想政治基础思想宣传 ○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和骨干。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要求,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更要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做到这一点,重要的前提和保证是必须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基础,把保持先进性落实到模范遵守《党章》规定的党员八项义务和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上,落实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六项基本要求上。
筑牢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和支柱。邓小平同志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牢固树立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至为重要。如果领导干部自身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坚强的精神动力,是不可能带领群众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
共产党员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这不是盲从,更不是迷信,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共产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这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真正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才能坚信党所确立的理想、信念和目标。所以,打牢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功底,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最重要、最可靠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领导干部有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才能有投身于党的伟大事业的高尚境界和动力。党员领导干部要比普通党员有更高的理论武装水平,才能承担起领导责任,才能当好党员队伍的排头兵和先锋。
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必须结合各国的具体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上,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取得的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为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坚定性,保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而这种坚定性和先进性,又是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领导干部必须善于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实际之中,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工作和实践中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全面、正确、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水平,不断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带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筑牢实践党的宗旨的唯物史观基础
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这种先进性,是建立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所以,坚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在革命时期,在夺取政权之前,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翻身求解放,我们党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紧紧依靠人民、忠实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这一根本利益去奋斗,建立起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权。夺取政权后,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先进性集中表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我们党要把先进性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之中,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1] [2] [3]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