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血肉联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我们党是马克主义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党的宗旨意识,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扎实的作风、勤奋的工作、廉洁的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4、增强反腐倡廉意识,是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是一个已经执政50多年的政党。实践告诉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党将长期面对并必须始终解决好的一个历史性课题。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为人民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轻视不得、放松不得。如果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好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工作,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观察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失去政权甚至崩溃消亡得到的深刻警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党越是执政时间长,越要坚持从严治党。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要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使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国家政权的人民性,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
二、以案为鉴,牢记教训,切实增强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经受住了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严重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在向改革、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方面建功立业,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从整体上讲,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一部分人,抵御腐蚀的能力下降,没能经受得住市场经济大潮下的种种诱惑,致使党内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具体表现为:
1、权钱交易在升级
腐败的实质,就是公共权力被滥用,而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腐败行为表现尽管多种多样,其核心问题则是以权谋私,掌握公权和满足私欲是产生腐败的两个必要条件;权钱交易是以权谋私在新的形势下的恶劣发展;谋取的对象,从过去多属实物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腐败从对生活资料的侵占,发展到对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的侵占;从对财物的积累,发展到对私人资本的积累。党内以权谋私在社会上的扩大化,形成了严重的部门不正之风和行业不正之风;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商品化,构成了部门行政性腐败和行业垄断性腐败。
2、违法违纪的范围在扩大
党员干部违法违纪依然突出,经济犯罪居高不下,大要案比例在增大。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牵扯范围广、窝案串案多、跨地区跨行业甚至境内外勾结作案。上下串通,内外勾连,成为案发的重要特点;权力型经济犯罪为主的犯罪案件层出不迭。
3、腐败的主体层次在上升
腐败,程度不同地渗透到党政军、公检法等党政机关、专政机关和要害部门。涉及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件职级在上升,领导干部案件中涉及党政一把手的比例在扩大。党内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但在党员干部中有各种不廉洁行为的人,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党内庸俗作风的滋长成为反腐倡廉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第三个因严重腐败被处以极刑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王怀忠不仅经济上贪得无厌,而且政治上蜕化变质,是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腐败蜕变的典型;是一个政治野心膨胀、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败坏、作风专横跋扈的典型;是一个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典型。从1994年开始,王怀忠在担任安徽省阜阳市主要领导和安徽省副省长期间,索取、收受贿赂共计517万余元,并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直接干预、打招呼等方式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