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又是综合治理的一个关键阶段,我们既要抓住当前工作不懈怠,又要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决不能等待观望和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要坚持速度、质量、效益并重,扎扎实实推进综合治理。三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综合治理是全市的头等大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这是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许多人对这条主线的内涵还理解不深不透,有的人认为这是上级的事、分管领导的事、有关部门的事,没有把**综合治理这条主线凸显出来,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不强,影响了治理的进度,这对武威的发展是不利的。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这条主线,各尽其能、各尽其力,积极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真正把**综合治理变成全民的共同行动。四要站在全局看问题。加快**综合治理不仅是武威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从武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无论我们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围绕**综合治理这条主线。但在推进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有的单位和干部思想狭隘、目光短浅,本位主义严重,大局观念不强,一事当前,考虑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影响了大局。比如,有的群众包括我们的一些干部只看到现在还有水可用,不去考虑将来生态恶化以后怎么生存的问题,对关井压田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有的只考虑有地种、有收入,对日光温室建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我们推进综合治理要站在国家利益、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作出决策,顾全大局,维护大局,排除各种因素对中心工作的干扰。
(二)切实改进领导方法。**综合治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困难和问题解决好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要根据工作要求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一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创造性的运用政策,提高运用政策的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及时研究出台有利于促进综合治理的配套措施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要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在日光温室建设中,不一定要求农户本人经营,只要日光温室建设起来了,既可以农户自己经营,也可以租赁、承包经营,企业也可以参股、承包经营,同样可以享受日光温室建设的优惠政策。要深入研究,按照“以色列模式+黑河模式=**模式”的思路,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工程的、行政的和科技的措施,积极引进和推广符合市情的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节约用水。二是注重典型示范。群众是最注重实际的,示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善于运用“弹钢琴”、“解剖麻雀”、“抓点带面”等工作方法,用身边的事教育和引导身边的人。我们可以集中财力,首先建设好一批示范点,群众看到效益就会自觉仿效,这样不断复制扩大,工作就全面推开了。比如,张义山区人参果为主的日光温室由一户农民起步发展到现在的2750座,使2000多农户8000多人普遍受益,人均增收450多元。再比如,在应急项目区,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节水高效农业,着力推广滴灌、喷灌、渗灌、微灌等高新节水技术,节水措施全部配套了,建好了示范点,而一些群众地里种的却是高耗水作物,这种现象就要坚决纠正。三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综合治理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主要受益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从前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凡是群众发动的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地方,任务完成的就好。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切实把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我们推进关井压田、日光温室建设、水权水价改革、生态移民等综合治理重点工作的重大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综合治理之中。比如,天祝县松山镇阿岗湾村,去年到现在建成日光温室51座,去年定植的红提葡萄已经有20%挂果,每棚预计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民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克服农业弱势地位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日光温室、农民增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组织、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比如,凉州区四坝镇特色蔬菜产业协会由最初的82户发展到现在的510户,以协会为依托,四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