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健全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工商监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为重点,不断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提高食品市场监管的规范化水平,确保流通领域正常的交易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前,各局要按照总局和省局的要求,着力抓好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的清理工作。此项工作既是专项执法,又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工作。因此,在工作中既要规范食品经营主体,重要的是要掌握基础数据,为当前和今后的监管工作迈上新台阶打下良好基础。各局在工作中要严格、要细致,各局要深入第一线,认真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到不留死角,数据准确,成效明显。市局将适时派出督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检查各局开展清理工作的情况,并在全市通报督查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2、突出重点,继续加大整治和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一是要继续抓好对涉及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粮、肉、蔬菜、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酒、饮料,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和监管力度,根据食品的季节性、节日性等消费特点及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种,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各局要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和借鉴过去专项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要对小食品店、小食品摊点、市场内小作坊、食品批发企业和个体户、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实行重点监管,开展自律制度专项执法检查,引导和监督经营者切实对消费者和食品安全负责。三是要加大农村、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的专项整治监管力度。四是开展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要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为重点,确保节日消费安全。同时,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精神,把奶制品作为重点监管商品,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液态奶以及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3、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市场专项整治,确保农村市场食品安全。以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为指导,结合工商部门实际,针对农村市场消费者多、经营者分散、监管力量不足、食品安全监管环节薄弱等问题,要将监管工作重心下移,以农村市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要加强对工商所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指导、检查和考核,确保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基层执法力量,坚决取缔无照经营,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和城乡结合部制假冒伪劣食品、农资等违法活动,加大监管力度,扎实推进基层监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强化措施,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推行和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一是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标本兼治、防打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方针,以及“关口前移”的要求和市局推行的“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商品质量监管模式,深化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食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全市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萦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质量承诺等自律制度面达到10xxxx。二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和《×××工商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不断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切实履职尽责,做到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故。三是加大食品质量的监测抽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商品质量快速检测仪的使用效能,及时发现和查处有质量问题的商品;对监测抽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及时上报,引导消费;切实加大对监测抽查后处理工作的力度,净化消费环境。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商品质量监管力度
(一)狠抓落实,加大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
两年多来,我市推行“五制两查一承诺一指导”监管模式取得明显成绩,商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监管。但是,对商品质量的现状和趋势,对我们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商品质量问题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