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门的利益着想,只顾眼前,不管长远。分散的管理体制使旅游业难以形成一盘棋。作为全县旅游业综合管理部门的旅游局,在工作中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但对景区点的人财物没有实质性的管理权限,加之旅游局人员不足,经费紧张,业务上受到很多制约,作用难以发挥。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规划建设相对滞后。旅游景点的建设投入少、档次低、规模小,基础服务设施落后、老化、数量不足。个别景点多年没有投入,景点面貌陈旧,接待游客人数呈现下降趋势,逐步走向萎缩。有的景点还存在着盲目开发、乱开滥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
四是宣传促销缺乏整体合力。去年以来,我县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同周围的县市区比起来,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从去年的宣传投资看,只有沂山旅游开发公司作了较大投入,其他景区点均投入较少,个别景点甚至一点宣传促销的意识都没有,只习惯于在家等客上门,不愿意外出招徕客源。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宣传,我县景点的知名度还普遍较低,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成市场优势。
五是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目前,从全县旅游产品市场来看,大多是一些材质低劣、包装老、品位低、特色不足的粗加工品和土特产品,除奇石外,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档次不高的问题,同时缺乏一套健全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和销售网络,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六是旅游景区点的管理不够规范。有的景区点没有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不重视人才引进和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旅游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有的景区点卫生状况差,垃圾、废弃物随处可见,摊点乱摆乱放,个别景点的停车场成了当地群众打场晒粮和堆杂物的场所,严重影响了我县旅游的整体形象。
三、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软环境。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无论基础设施还是旅游景点建设都初具规模,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高度,增强发展旅游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要象重视工业、农业那样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重点支持发展,培育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狠抓旅游管理体制改革,解决我县旅游业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体制不健全,不理顺,各旅游景点就是一盘散沙,政府说话就不灵,发展旅游业就是一句空话。建议成立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由一名副县长任主任,专抓旅游工作。进一步强化县旅游局的职能作用,加强旅游局的自身建设,提高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编制和经费,为旅游局指导协调全县旅游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瞄准市场、体现特色,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今后我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主题。充分发挥我县山水资源优势,搞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尽快建成一批适应现代游客需求、具有地方特色、参与性强、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同时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走势,确定若干旅游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择开发项目,编排出引人入胜的旅游线路。二是注重发掘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含量,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每年确定一个或者几个重点项目,争取一年一个新台阶。四是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旅游业高投入、高产出,起步发展阶段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目前我县的财政状况看,近期内政府难以拿出大量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开发。因此,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