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来推进。从近年的工作来看,很多基层团干部对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基层共青团工作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对于政策保障措施的要求,有一些是适应发展形势的,我们在不断地争取和完善;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学习和借鉴基层党建的先进经验,在发展的大局中把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际的效果。
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这一有效工作载体,加大检查指导力度,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确保党建带团建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阶段性地推进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2、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和企业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目前,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89.3xxxx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7.xxxx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6.xxxx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团员共14xxxx人。在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35岁以下青年13xxxx人,企业团员5xxxx人。在全省团员整体队伍中,学校和国有企业团员占有2/3的比重,是团员最为集中、团的工作最为活跃、团的作用发挥最为突出的领域。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把大、中学校和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抓住现有依托,巩固已有基础,增强服务能力,活跃团的工作,切实做到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团的组织;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活动。
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大、中学团的建设。在团的基层组织设置上,要进一步强化班级团支部建设;要加大民办学校的建团力度,高度重视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团建工作。国有企业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以车间、班组建团为重要依托,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与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相协调,健全团的工作机构,确保团的组织不出现空白点。要加大共青团组织对28至35岁青年职工的服务力度,支持基层团组织建立能够广泛联系和覆盖青年的青年社团组织,不断延伸和拓展共青团组织的工作手臂。要切实把握基层团的组织建设的重点环节,选好、配好基层团委和团支部书记,通过一批优秀的基层团干部,带活一片基层组织。
团建工作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团的内在活力,为团的各项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因此,在学校、企业团建工作中一定要摒弃就团建论团建的思想,注重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运行和工作机制,以服务求活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内活动和提供切实有效的团的服务,切实增强团的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学校团组织要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以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龙头,切实加强和改进大、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就业辅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和帮助贫困生工作,努力增强学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企业团组织要紧紧围绕提高青工技能,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在促进青工岗位成才、引导青工建功立业中的重要作用,广泛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更多的青年吸引到团组织之中、凝聚到团组织周围。
3、攻克难点,着力加强农村、社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青年群体结构的变化,农村团的基层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团建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影响,农村流动团员青年增加造成了大量团员流失,农村团组织大量存在软弱瘫痪的状况。作为新型的社会组织,社区团建一直受到各级团组织的重视。但是,由于我省社区发育尚不完备,社区团建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地方受一些政策因素影响,社区团建工作还有待突破。因此,农村和社区不可避免地成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攻克难点,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原则,学习借鉴基层党建的有益经验,切实把基层党建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体现和落实到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很多方面远远走在团组织的前面,比如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双带工程”、党员公开身份等等,特别是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成为推动农村和社区党建的重要经验。当前,我们坚持党建带团建,切实提高农村、社区团建工作水平,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党组织对团建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切实紧跟党建发展的步伐,用党建的思路指导团建,以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指导团建工作实践。只有如此,才能把党建带团建的原则落到实处,使团建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