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实现新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作为农村团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强乡带村,重点加强乡镇团委和小城镇团的建设,依托产业、专业协会、科技示范区等建立团组织,形成辐射功能,带动农村各类团支部活跃。大力推行“校村联建”、“企村联建”、“城乡结对”等做法,切实抓好松散瘫痪团支部的整顿工作。要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努力形成以街道团(工)委为核心,辖区内有关单位团组织广泛参与,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充满活力的街道社区团组织网络,在发挥社区团组织作用上下功夫,把社区团组织建设成为能够有效覆盖团员青年、竭诚服务青年的稳固阵地。
攻克难点,要以加强团内基层民主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增强农村、社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充分发扬团内民主,用民主的办法把团员青年凝聚起来,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共青团组织保持生命力与活力的必然选择和紧迫要求。团的各级基层组织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素质提高的新形势,着眼于更充分调动团员青年的参与积极性,着眼于更有效地凝聚团员青年,加强团的基层委员会建设,切实保障团员对团的工作和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完善团的基层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活跃团内民主生活。一是要落实团内民主选举。积极落实和完善基层团的民主选举,不仅仅是一个组织原则和组织程序问题,更是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通过增强委员会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青年群众公认度,切实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重要工作。青年中人才济济,能够担当基层团组织领头雁重任的人才就在我们青年当中。要积极在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等基层团委、团支部(团总支)中进一步推行竞选制,打破限制,不唯身份、不唯学历,而注重看政治立场、看综合素质、看凝聚和带领青年的能力、看群众的公认程度,采取不指定候选人、公开竞选等办法民主选举产生团的基层委员会。二是要完善团内民主决策。民主决策的基础是公开透明。推进团内民主决策,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团务公开。只有做到团务公开,才能保障团员对团的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才能保障团的基层委员会充分听取团员青年对团务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民主决策。要积极探索团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团内的各项事务,包括团的工作安排、团的活动开展、团的经费开支、团费缴纳情况、团内评选表彰等等,都要通过适当形式向全体团员公开。要进一步完善团内民主决策的机制建设。以建立健全团的基层委员会议事决策制度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在民主集中制的轨道上促进决策的形成,推动工作发展。基层团组织的重大事情要通过团的组织生活会、团的委员会集体会议,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充分讨论,共同决定。三是要强化团内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团内民主生活的重要环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团的各级委员会定期向代表大会或团员大会报告工作制度,完善团员民主评议制度,加强对团的各级委员会的监督;不断畅通团内建言献策、沟通交流的渠道,推行团的工作评议制度和团干部评议制度,把团员青年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团的工作和团干部的重要标准。要着力构建基层团内民主监督的体系,把团员青年、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团内民主监督,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深入发展。
4、积极稳妥推进青年中心建设。
青年中心是在共青团领导下的新型城乡社区青年组织,本质上是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大力建设青年中心是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青年工作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延伸共青团工作手臂、健全青年组织体系的重要举措。
要认真贯彻落实团中央关于加强青年中心建设的决定,按照“扩大试点,积极推进”的原则,抓好青年中心建设,力争用三至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逐步建立青年中心,积极探索青年中心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具体途径和共青团发挥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使青年中心组织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成效不断增强。
青年中心建设,落脚点一定要放在服务上。没有对青年的服务,就没有青年中心存在的必要。从当前试点的情况来看,城市青年中心以维权为重点,农村青年中心以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可能更有活力。要充分发挥青年中心在整合资源、凝聚人才、直接联系青年方面的优势,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构建“基层团委+青年中心”的新型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网络,最大限度地覆盖和服务青年。
三、加强修养,锤炼作风,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
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因素。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好全会提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