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金1559万元、失业保险金132万元、医疗保险金655万元。发放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79万元。组织开展了“移民培训年”活动,累计培训移民500多人次。新增移民扶持发展项目95个,发放贴息贷款280万元。扎实开展生活生产资料市场整顿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认真执行党的民族宗教和对台、侨务政策,审计、物价、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同志们,对照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我们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在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能保持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确实不易。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增强信心,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宁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准确把握形势,正视存在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激烈变化。全国各地发展犹如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省内兄弟县市也厉兵秣马,奋力争先。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围绕“融入苏浙沪经济圈”这一战略目标,在全国大坐标中看宁国,我们既要正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看到省内县市的紧逼,更要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上半年GDP增幅低于年初计划 1.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总量低于肥西、繁昌,仅为处于全国百强县市末位的浙江德清县的一半。可以说,标兵渐远,追兵更近,形势逼人。从经济结构上看,乡镇经济基础薄弱,中小企业小而不多、散而不优,积累严重不足,与苏浙沪发达地区和繁昌、当涂等省内县市存在明显差距。作为经济聚集载体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经济聚集度有待提升。从发展后劲上看,上半年我市工业投入仅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4.4%,投资规模是苏浙县市的零头,增速更是相差甚远。招商引资总量和质量有待提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不多,一些重点项目进展缓慢,少数规模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亟待提高。从发展环境上看,交通道路瓶颈仍然存在,城市功能有待完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少数部门和单位滋生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情绪,大局观念、服务意识淡化,办事效率低下,推进工作不力,甚至人为设置障碍,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看到差距,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危机感。
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宁国,经济的开放度较高,对外部环境依赖性较强。这次国家宏观调控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对发展的调整和提升,既有控制又有支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不能干什么,更要看到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牢牢抓住发展的重点,顺势而为,切实把宏观调控转化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契机。
一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机遇。自去年以来,针对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和乱占滥用耕地等问题,国家先后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四控制一清理”,即控制新开工项目、控制银行贷款、控制土地征用、控制优惠政策,清理拟在建项目。在实施这些政策过程中,铁腕整顿开发区是一项重要内容。截至六月份,全国共撤销各类开发区4735个,占总数的70.2%;核减规划用地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总数的64.4%。开发区数量的减少、规模的压缩,实质上给保留的开发区拓展了新的空间,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把握住这一难得机遇。在银行信贷方面,国家实施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收信贷审批权等措施,虽然有效控制了投资过热,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和省里正在适度调整信贷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跑省跑部,进一步加强衔接,多方争取投入。年初以来,国家出台了中央1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市已经成功争取到200万元的户用沼气、150万元的卫生防疫、100万元的宁中优质高中扩招等国债项目和80万元的农村学校二期危改资金,对上争取的空间仍然很大。
二要准确把握发展要素供给变化带来的机遇。当前,全国煤电油运形势相当紧张,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拉闸限电,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因煤炭、电力供应不足而停产、限产。据预测,全省今年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