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新办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二是扩张一批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加快项目建设,鼓励实施资本运营,凡新上项目、技改项目、引进外来资金嫁接项目,均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民营企业对上争取项目,计划、经贸、科技等部门要全力搞好服务。针对信贷趋紧形势,不断密切银企合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三是提升一批民营企业。巩固企业改革成果,重点抓好已改制企业“回头看”,引导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选定10家运行质量好、发展潜力大,并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定期组织开展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活动,鼓励民营企业加快科技进步,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六)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农委等部门要以争创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市)为抓手,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筹建宁国食品(集团)公司,全力支持太阳禽业争创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快实施山里仁山核桃、太阳禽业畜禽精深加工项目,推进金鹿竹纤维、健宁竹胶板、詹氏早笋深加工项目建设。培植壮大汪溪木竹、狮桥曲木园艺和仙霞、云梯笋竹等特色园区,构建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格局,增强块状经济集聚效应。二是建设特色基地。按照集中优势区域、提高规模效益的原则,加快建立特色产业带,新增“三竹一果”经济林
600公顷,苗木、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达到
6340公顷,家禽饲养量超过2300万只,山羊饲养量突破10万只。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要求,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山核桃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完成山核桃原产地域认证。强化动物防疫管理,争创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市,组建1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新增14个名特优产品认证和商标注册。三是完善服务体系。农委、林业局牵头,科技、质监、水务、农机等部门配合,组建指导小组和技术服务队伍,分门别类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计划。四是积极拓展市场。继续举办上海农产品促销会,组织参加中国(北京)农产品博览会和上海农产品展销会,鼓励龙头企业面向苏浙沪建立营销窗口,加快构建农产品购销网络。
(七)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抓好规划工作。计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围绕“两区一带”发展战略,着手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明确乡镇定位,创新城乡体制,加快构筑“两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各乡镇要根据本地特点,超前编制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建委、国土等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给排水、市政路网、城市绿化等专业规划及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组建规划评审委员会,完善规划招投标、专家论证和听证、公示制度。二是继续抓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建委等部门在九月底前完成宁国大道、中溪中路、山门中路和津河西路建设,年内建成济川大桥。国土等部门要组织实施土地收储计划,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委、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推进小集镇建设。同时,启动城市相对集中执法试点改革,积极争创全国卫生城市。着手筹备长途汽车站东迁,加速推进三水厂建设,积极筹建垃圾处理场。强化城市日常管理,重点整治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等薄弱地段,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继续推进道路交通建设。年内完成S215排卅段拓宽改造,建成东马线、凤板线,确保S215线宁广段、S323线鸿旌段、石千线、宁港线、宁大线路基工程完工。四是继续推进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灾后水毁水利设施的修复,推进高山经济林抗旱水源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着手治理城市内河,制定并实施防洪排涝方案,妥善解决市区内涝问题。全面改造城市电网,实现区域环网供电,建成梅林110千伏变电所。当前已进入用电高峰期,电力部门要在积极对上争取用电指标的基础上,本着保主保重的原则,科学调度电力资源,全力搞好配套服务,尽可能降低拉闸限电造成的损失。五是继续推进青龙湾综合开发。旅游部门要抓紧编制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开工建设秀云山庄,建成中鼎度假村景区道路和龙杨公路,如期竣工惠云禅寺二期工程。
(八)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