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和服务事项进中心到位,部门对窗口授权到位。扬州市也将这项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与之相比,我们的工作显然滞后。就行政服务体系自身而言,个别镇便民服务中心还没有实行大厅式办公,村便民服务室推广面还不宽,市镇村纵向联动及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机制还不健全。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着力解决。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努力将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抓出成效。市行政服务中心功能越完善,运行的成本就越低,行政服务效率越高。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也要加强。我市经过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现在平均每个镇面积是102平方公里,8.2万人,这个规模超过了扬州市每个区的规模。小纪、大桥、仙女等镇面积在160平方公里左右,如果不加强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企业群众办事就会很不方便。
第二,提高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效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政府服务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行政服务中心要继续简化办事手续、优化办事流程,采取便民措施,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今天的会上,将向全市重点企业发放项目办理"绿色通道卡",其目的就是实现项目审批再提速。要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围绕项目主体,打破窗口与窗口、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变各自为政为相互协作,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要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的协调功能,在项目办理过程中遇到矛盾和分歧时,各部门要服从"中心"的协调,杜绝推诿、扯皮现象。要改变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方式,打破垄断经营的格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各类中介机构主动、自觉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现在政府的收费在降低,有些中介机构处于垄断经营状况,中介服务收费居高不下,有些中介服务行为变成了行政强制行为,这些问题我们要进行研究和剖析,找到解决的办法。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作,搞好政府上网工程,着力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要加快推进网上审批
和网上年检工作。扬州行政办事服务中心已开通了首批31个事项的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网上预审,王燕文市长要求进一步增加网上预审的部门和事项。我市要抓紧做好与扬州行政办事服务中心的衔接,同时做好与各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联网工作。
第三,深化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我们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特别是构建市、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寓政务公开于行政服务、以行政服务促政务公开的做法得到了中纪委的充分肯定。下一步要继续深化政务公开。一方面,要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严格执行有关政务信息公开的规定,落实新闻发布和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的公开咨询、公开听证和公示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各类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如实公开。去年下半年,我们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了政务信息查询处,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政务信息查询处公开的文件还不全,少数部门不愿意将某些文件公开,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请纪检委、监察局、法制办认真调查一下,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确定现行文件公开目录,接受群众查询,杜绝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教育、卫生、公交、供水、供电等行业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完善本系统公用事业单位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明确办事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考评标准。
第四,改进机关作风。机关作风是衡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完成全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各镇各部门精神更振奋,作风更扎实。各镇各部门要着力加强政风建设,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要以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要进一步减少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重心下沉,到基层、到一线、到现场,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对项目审批、项目建设、企业改制、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有关部门要主动介入,提前介入,积极沟通,掌握实情,提供超前服务。凡是需要审批、协调、沟通的事项,要及时告知企业;能够当场拍板的要当场拍板,能够现场即办的要现场即办,避免让企业跑冤枉路。市委市政府文件规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