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要抓好调结构、上项目、抓整合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上项目是关键,无论是调结构,还是抓整合,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上项目来实现。项目不仅是结构调整、资源和产业整合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占得主动。所以说,要加快发展,离开了项目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没了后续力量。为此,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地抓在手上,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其次,要快速推进项目工作。我们要按照“达效一批、建设一批、联姻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工作。目前,咱们县经过论证的项目不少,立项的项目也不少,关键是联姻对接的少,开工建设的少。缺乏资金,找不到合作伙伴,这是项目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7月4日,县四大班子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了项目工作,对党代会上提出的38个重点项目进行了任务分解,明确了牵头领导和牵头单位,希望大家能够迅速的行动起来,全方位地招商引资,力争在近期能够开工建设一批新项目。对正在建设的项目,要抓时间,抢速度,保质量,争取早日建成达效。三是要鼓励引导企业、有识之士上项目、引项目。上项目要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千方百计为所上项目提供方便,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只要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只要对财政增收和农民致富有带动作用,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大力度的支持。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项目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方面,走出去向上级部门争资金,引项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发挥好对项目建设的强化引导作用,引导现有企业通过协会等形式,尽最大努力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作为投入重点;要想方设法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民间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要引导规模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强化诚信意识,加
强同大集团、大企业的合作,努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促其尽快做大做强。项目建设,任重道远,希望大家齐心努力;项目建设,事关未来,相信明天更加美好。
3、必须咬定优化环境不放松。优化环境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比如咱们的南环路、解放街的绿化,到处都是郁郁葱葱,而翔翼街的花草树木却都是枯枯萎萎的,什么原因,就是汽车尾气带给翔翼大街的环境太恶劣,死了栽,栽了死,几次过来谁还愿意去栽。上项目、办企业也是一样,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你的政务不公开,摆谱、拿架子,谁愿意看你的脸色。乱收费,乱罚款,谁愿进你这个“阎王殿”。这都是由于部门利益 ,个人利益在作怪。当然还有诚信方面、法制方面的问题。从许多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来看,哪里的环境优越,资本、技术、人才就向哪里流,项目也是有趋向性的。所以说,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县干部群众一定要增强环境意识,在创造优良环境上大做文章,这不仅是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的需要,也是我们提出的建设山西省经济强县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咬定优化环境不放松,就是要大力改善发展的硬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生活环境。硬环境的建设与项目建设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年来,台湾的农民登陆福建、山东开发农民创业园区,除了看准大陆的市场之外,另一个看准的就是一些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能够使季节性的农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市场,以及现成的大型玻璃温室、齐全的水电设施、公寓大楼等等,可以说,万事俱备。台湾农民带上资金,带上技术入户园区,就能马上赚钱。台湾农民是奔着利益来的,不是奔着扶贫来的。农业创业园区的建立,不仅对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有着极强的带动作用,而且每亩土地的租金就有1500元,对当地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这只相当于台湾租金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双赢的格局。但我们的基础设施满足不了人家的需求,尽管近两年,县上铺开的多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就是要重点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入学难的问题,进而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但这样的基础设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