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⒈⒊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我市自1990年开始在农村推广沼气池,1999年利用全国第二批生态环境建设和2002年小型公益设施(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采取了农民自愿、部门支持、政策引导、民办公助、规模成片、示范带动的实施办法,全市新建沼气池2325口,建成xxxx生态家园示范村,完成“一建五改三配套”示范户15xxxx,取得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2004年承担了农业部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任务,完成新建沼气池1400口,完成“一池三改”140xxxx,项目总投资40xxxx元。其中中央国债资金投入14xxxx元,__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xxxx元,农民自筹资金和投劳折资25xxxx元。中央国债投资按每户100xxxx补贴。目前全市共有沼气池1.2xxxx口,占全市农户总数的的7.xxxx左右。因此,在农村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已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户的支持。但在目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也是下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2、农村沼气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⒉⒈认识不足,发展滞后。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群众思想有顾虑,对农村沼气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怕遭到挫折,不能抹去以前失败的阴影,对发展沼气缺乏信心,造成各地发展不平衡,少数乡镇还有部分沼气空白村存在;导致我市农村沼气建设发展与先进区市县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改造建设的内容多,工程量大,涉及到千家万户,我市农村沼气建设虽然在近几年得到了发展,但是与总体发展目标还相差甚远。沼气普及率只有7.xxxx,农村沼气发展相对滞后。
⒉⒉机构不健全,后续服务差。一是机构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全市3xxxx乡镇都没有设置能源推广机构,更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推广体系不健全;市能源推广机构人员少,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无交通工具,工作开展困难,对新型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差;二是沼气灶具及配件市场混乱,监管乏力,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所限,我市沼气灶具及配件市场供应监管失控,群众缺乏识别沼具的知识,只图便宜,不管质量和后果;三是后续服务差,利用率低。90年代修建的大量沼气池因缺乏起码的使护常识,因管理使用不当而“废弃”。据笔者对水江镇大顺村农村沼气池使用情况的调查,已建有的47口沼气池,还能正常使用的只有9口,已废弃38口,使用率只有19.xxxx。
⒉⒊投入不足,发展受限。建一座8—10立方米户用沼气池需资金150xxxx左右,加上改厨,改厕,改圈,总投资300xxxx左右。我市属×××级贫困市(县),农民较为贫困,自筹投入能力弱,部分农户在投资上确有实际困难;近年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对我市投入较少,而地方财力不足,没有安排资金对非项目区广大农村建池农户进行补贴,影响了建设速度和质量,有些农户想发展沼气而无力发
展,农村沼气的发展受到限制。
⒉⒋建池技术落后,综合利用不足。一是技术工人流动性大,建筑质量差。我市现有持证沼气生产工10xxxx,但因近年来我市沼气项目建设任务少,沼气池建设的待遇低,导致大量的熟练沼气生产工进城务工和外出打工,农民建池多由当地未经培训的建筑工和自己进行施工,沼气池的建池质量差,存在漏水、漏气和池型落后、建池材料浪费、建池成本高等问题,进出料困难,使用管理不方便,平均使用寿命短;在农村还有“远、大、深”旧式沼气池,农民也有求“大”求“深”的落后观念,二是综合利用不足,经济效益较低。我市沼气建设起步较晚,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生活燃料及照明,由于技术、生活习惯、认识等原因,沼气的综合利用率比较低,综合效益未能完全体现。
⒉⒌养殖业快速发展,期盼农村沼气建设:__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户有养殖畜禽的习惯,2005年全市生猪出栏58.xxxx头、肉牛3.1xxxx头、肉羊2.xxxx只、肉免1.5xxxx只、小家禽88xxxx只。近年来,养殖业快速发展,期盼农村沼气建设,全市已建成生猪规模化种猪场xxxx,二级扩繁场18xxxx,年出栏50—1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大户77xxxx,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xxxx;大型奶牛场一个。由于排出在量的畜禽粪便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导致了人畜疾病和疫病的发生。此时的沼气建设已经超出“燃料”的范畴,已成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迫切要求。
&nbs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