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就是用二白杨、沙枣等树种营造大网格,用临泽小枣、大接杏等经济林树种营造小网格,以果树林网的经济效益促进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3.3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加大灌木造林比重
×××自然条件恶劣,降水稀少,立地条件差。在制定造林的具体措施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充分考虑水的因素,严格遵守适地适树的技术原则,实行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结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对于立地条件较差的沙滩戈壁,营造灌木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相对乔木林要大的多。因此,在造林工作中还需进一步落实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技术原则,加大沙棘、柠条、枸杞等灌木的造林比重。
3.4 以营林为根本措施,防治杨树蛀干天牛
杨树蛀干天牛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区后,已呈扩散蔓延态势,对我区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已造成一定的损失,天牛危害被称作是“不冒烟的火灾”,防治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抓天牛防治,就是抓造林,就是巩固森林资源,不抓天牛防治,造林就失去意义。天牛喜食杨、柳、榆等树种,在杨树中又特别喜食青杨派和黑杨派的树种,白杨派的树种有较强的抗性。经观察,在有喜食树种存在时,天牛很少危害那些抗性树种,有纯林存在时少危害混交林,有弱树存在少危害健壮树木。所以防治天牛危害,要改变传统的营造林方法,大力引种天牛非寄主树种如刺槐、臭椿、白蜡、国槐和各种针叶树种,推广抗逆性强的杨树树种如河北杨、毛白杨、×××杨和其他抗逆性强的品种,增强林分自身的抵抗能力,大力推广混交林营造技术,限制天牛的危害和生存,利用天牛对树木危害有较强的选择性,合理地选择和配置一定比例的诱饵木,引诱天牛集中危害,保护主栽树种免遭或减轻受害,以便集中消灭。同时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人工捕杀技术,把天牛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3.5 加大封滩育林力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封滩育林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生物群落稳定、不与农业争水争地的优点,在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有限的情况下,是防沙治沙的首选方法。×××农区外围的封育区有三处,封育面积xxxx亩。一是旧沟滩封育区,它东起黑水墩,西至下四分,封育面积1.xxxx亩。二是赵家沟滩封育区,它东起小刺湾,西至下半滩地,封育面积2.xxxx亩。三是西北部草原的土窝铺封育区,封育面积xxxx亩。大面积的荒漠草原,是我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是,×××的放牧牲畜总量已远远超出了荒漠草原的理论载畜量,过度的放牧,使得荒漠草原植被盖度减少,地表硬结皮遭到破坏,草原沙化问题严重。因此,要以草定畜,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在天然草原实行轮牧休牧,在重要的生态区域要实行禁牧,使草场有休生养息之机会。鼓励农民耕地种草,牲畜舍饲圈养,减少草原放牧的牲畜数量,保护草原,促进植被恢复。
3.6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为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必须加强科技推广工作。一是要按照适地适树的要求,切实引进筛选和推广适合干旱荒漠地区栽培的树种,彻底打破以乡土树种二白杨为主栽树种的现状,应用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选择根深、冠窄、胁地轻、适应性强的树种,大力营建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行多树种的科学搭配,提高林业的整体效益。二要积极发展节水林业,选用抗旱树种,大力推广抗旱保水剂等先进的节水技术,实现常规与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三是积极推广林木管护技术和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全面提高营林质量。
3.7 要依法治林,巩固防护林建设成果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森林资源有效增长的保障。因此,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强化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林业部门要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加强林政执法,切实落实《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镇、村要切实负起森林资源管护的责任,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和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禁止村民在林地中放牧、砍柴,教育村民自觉保护森林资源。
参考文献:
[1]马力,刘贤德,金铭.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网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5, (2):59-61.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统计局.2004年.
[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四期工程规划,2001-2010年,×××人民政府.
&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