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融资多元化趋势及其风险防范经济工作 ○
我国企业融资在经历了传统体制下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和转轨体制下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之后,目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据对河北省张家口、唐山、秦皇岛、邢台、承德五市的5xxxx企业(大型企业1xxxx、中型企业1xxxx、小型企业2xxxx)调查,企业融资的单一格局已经打破,融资渠道日趋多元化。
一、企业融资变化出现的新特点
在国家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背景之下,当前企业融资新的方式层出不穷,旧有的融资方式也发生新的变化,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样性特点:既有传统的主流融资方式,诸如银行贷款、股本投入、内部集资;也有近年兴起的融资方式,诸如票据融资、资本市场融资、民间融资、集团内部相互融资、典当融资等;同时还包括隐性的外源融资方式,诸如企业相互拖欠、企业间专业分工合作、商业信用等。多元化融资对传统银行信贷融资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
从我们对5xxxx企业资金来源构成考察情况看:截至2005年6月末,银行贷款、资本金、企业自筹资金、股票债券、集团公司内部融资、预收应付款、其它方式等融资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例分别为37.xxxx、26.xxxx、3.xxxx、0.xxxx、2.xxxx、26.xxxx、2.xxxx(见图1)。与2002年相比银行贷款和资本金的占比下降,集团内部融资、预收应付款和其他新融资方式占比上升。(见图2)。
图1:
图2:
具体考察银行贷款,发现其中的本地贷款、外地贷款、票据贴现占比已经发生变化:2005年6月末分别为79.xxxx、8.xxxx、12.xxxx(见图3),而2002年为92.xxxx、0.xxxx、7.xxxx,相比外市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分别上升了7.6和5.xxxx百分点,本市贷款占比下降1xxxx百分点。
图3:
纵观企业融资方式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一)银行贷款占比下降,跨区域贷款增多,但仍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从5xxxx企业融资情况看, 2005年6月末银行贷款余额148.9亿元,占企业全部资金来源的79.xxxx ,比2002年减少了1xxxx百分点,虽然贷款仍占较大比重,但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下降。
在银行贷款比重下降的情况下,跨区域贷款却明显增长。在调查的5xxxx企业中,2004年末有10 户企业与外埠金融机构建立信贷关系,比2002年增加xxxx,2005年6月末贷款余额12.2亿元,占了全部贷款的8.2 %,比2002年增加11.5亿元,占比增加7.xxxx百分点。如承德钢铁公司2004年从外地银行贷款3.7亿元,比上年徒增1.6亿元,通过外地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承兑汇票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亿元,是在本地银行票据融资的2倍。
(二)票据融资受到青睐,成为规模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据调查,河北省票据贴现融资截至2005年6月末达到578 亿元,比年初增加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9亿元,增长3xxxx 。调查的5xxxx企业,2005年6月末票据贴现18.9亿元,占到贷款余额的12.xxxx。票据融资、贴现之所以受到银企的欢迎,并且成为金融机构在信贷权限上收后的主要信贷投放渠道,占用银行资金[1] [2] [3] [4]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