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三是大力优化环境。认真组织开展了“整顿机关作风和优化发展环境”以及机关“双评”等活动,设立了“一办三中心”,对项目审批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对重点项目实行领导挂钩负责制;对在“两区一园”建设的项目试行“零收费”,促进了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一是项目建设速度还不够快,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与时序要求相比有一定差距,部分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投入。二是重大项目数量还不够多,特别是亿元以上的特大型项目数量偏少,外资项目、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还不多。三是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去年40家规模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完成投入3.44亿元,只占全市技改投入的24.2%。四是投资环境还不够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与客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狠抓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不放松。 1、实现“三先”目标,必须坚持项目推进不动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我市要首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看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指标。就我市而言,目前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培植财源主要靠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岗位主要靠兴办企业,增加农民收入主要靠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推进,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动力和第一保证。从争先进位的要求看,我市要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走在前列,首先必须在项目推进上走在前列。当前,周边县市在项目推进上的力度越来越大,势头越来越猛。第一板块的东台今年计划技改投入突破30亿元,新上1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第二板块的建湖今年计划技改投入26亿元,新上1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第三板块的滨海今年计划技改投入20亿元,新上1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在项目推进上走在前列,就不仅谈不上“盐城率先”,更谈不上“苏北领先”、“苏中争先”。从我市项目推进的现状看,虽然我市已经引进和实施了一大批项目,但是项目建设、投产达效还需要一个过程,现有的项目不少还停留在协议上,还有大量具体、艰苦的工作要做。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实现“三先”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坚持主攻项目推进的极端重要性,把主攻项目推进的口号喊得更响、目标定得更高、措施抓得更实,不断为实现“三先”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2、实施以工兴市第一方略,必须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当前,我市要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加快以工兴市步伐,一靠放手推动全民创业,充分激活市内资本;二靠扩大招商引资,充分集聚市外资本。我们必须看到,单靠我市民间资本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全面扩大招商引资,大量吸引市外资本,仍然是我们实施以工兴市第一方略的第一要务。因此,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必须切实增强长期招商、持续引资的意识,克服松口气、歇歇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以工兴市的要求相比,还仅仅是开了个头;克服前一阶段招商引资开局良好、势头看好,今后招商引资主要是领导和经济部门、专业招商局、企业的事,其他干部和部门可以歇一歇的想法,充分认识到我市招商引资的良好形势来之不易,稍有松懈就会出现逆转,部门招商、全员招商仍然是现阶段招商引资的主要形式,必须踩紧油门、加速推进。从而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招商引资上来,把干劲集中到招商引资上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招商引资中来。 3、坚持富民优先,必须坚持全民创业不动摇。当前,我市广大群众的收入来源仍然是以劳务性收入为主,增长的空间有限。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广大群众由劳务性收入向经营性和投资性收入转变,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富裕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民本经济、富民经济,是缓解就业矛盾的“减压阀”、致富百姓的“摇钱树”,民营经济越发达,就业就越充分,百姓就越富裕,社会就越安定;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富民优先,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创业富民,放手推进全体百姓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创新创业、勇创大业,建设一个高含金量的、人民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