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
根据这一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按照州委、州政府在全州片区工作会议上把我县列为经济发展一类县,各项经济发展指标要高于全州平均发展速度的要求,我县2005年的经济发展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500万元,增长13.97%;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5000万元,增长12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00万元,增长9.66%;财政总收入完成11850万元,增长14.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00万元,增长9.6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1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5.45%;粮食总产量完成54840吨,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收150元,力争达到200元;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0.69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31‰以内,自增率控制在9.95‰以内。
面对这些指标,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自觉树立抢抓争上思想,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自加压力倍加努力,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2005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质量。
2005年州下达给我县财政收入指标为11850万元,我们提出,今后几年财政收入增长都要在25%以上,要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个亿。为此,首先要抓好旅游发展。加大旅游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实现樟江景区的融资开发,实现借资发展,乘势快上。此外,作为今年的“十件实事”,将全面开工建设黎明关遗址、观音峰景区、邓恩铭故居民族一条等,启动石灰坳到自来水公司水厂公路两侧美化工程,对樟江大街进行改造,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在完成瑶山瑶族民族村寨建设的基础上,开工建设苗族、布依族、水族民族村寨各一个;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我县佳荣至从江光辉连接两个优先快速发展旅游区的旅游公路,尽快实现两区的民族风情与生态景观的优势互补,形成综合旅游区域网络。放开手脚,对条件成熟的甲良黄龙洞等景区,大胆引资开发,形成多点开花,延长游客旅游时间。到今年9月以前,要对小七孔四个梯级电站全部进行关闭调整,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向外界推出荔波景区冬季旅游。并在荔波机场正式竣工的时候,举办一次隆重的旅游推介活动。要在两年内实现全县年旅游人数达到50—60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2亿元以上,对财政的贡献达到3000万元。其次是要抓好水电开发。我县境内河流水量足,落差大,水能理论蕴藏量35万千瓦,可开发24.4万千瓦,而目前仅开发5.1万千瓦,这里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现在建的浪详电站装机3.0万千瓦、洞塘蒙寨电站装机 0.3万千瓦;即将上马的大七孔二期装机1.6万千瓦、平林电站装机1.8万千瓦、拉刚装机2万千瓦、的马装机0.64万千瓦、洞独装机0.32万千瓦、拉易、姑偿各装机0.1万千瓦;同时,对飞虎山、把查、三岔河、巴格、尧花等进行技改,实行产权整体转让,这不仅可以增加一定的装机,还可以盘活小水电资产。在两到三年左右,力争全县的水电装机将达到15万千瓦,对财政的贡献增加1500万元以上。三是要抓好矿业开发。抓好引资对原有矿井的技改工作、扩界和资源整合工作,力争原煤产量在今年的基础上达到200万吨,同时抓好贵州驰锋矿业开发公司、贵州湾田煤矿公司各30万吨骨干矿井的建设开发以及贵州青利等公司在我县新建矿井工作,搞好各项服务。同时加大甲良煤田的详勘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新的骨干矿井的建设。四是抓好三产活县。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思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今年要重点抓好几个星级宾馆和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建设,搞好乡村旅游规划,积极向上对接抓好乡村旅舍的建设和评定工作。
2、突出“三农”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中央和省、州的要求,特别是要按照2005年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将“三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抓实,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抓好农民增收工作。按照省委钱运录书记到荔波调研时提出的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要努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二步要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我县向上申报的农民人均增收计划是150元,但全县和各乡镇要按照200元的增长目标来进行安排和努力。粮食生产重点建设好玉屏南门坝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拉鱼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朝阳洞洋坝农业科技园区的粮食保障工程和优质经济作物工程,在全县进一步推广两杂良种和优质水稻覆盖率,扩大脱毒马铃薯种植规模,力争增加3000亩,粮食收入要在2004年人均增收44.84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20元;同时,要通过发展和扶持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加大商品蔬菜的种植,面积要力争达到13000亩,增加收入20—30元;经果林要进一步搞好管护,增加挂果面和扩大销售渠道,人均再增收10—1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