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是,党的活动很难形成制度,党员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时到达活动地点,久而久之党组织的活动就不了了之。在一些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长期不开展党的活动,在企业中也存在着“谈党色变”的现象,甚至有的党员说“我们是执政党,却象地下党,活动秘密,连交党费也得保密”。
二是党组织管理基本上是间接管理,一部分是难以管理。
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与有关部门党委只是松散的挂靠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程序,再加上非公有制企业受市场影响大,变化快,党员的流动性也很大,不少党员处于游离状态,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发展党员的工作从总体上看比较慢,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是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中的党员自身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有的党员存在着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靠个人的能力就能闯天下的认识;存在着埋头工作,不问政治的消极情绪和思想倾向;存在着做党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发展等顾虑。因此,一些党员自己拿着组织关系而不积极主动办理党员关系转移,乐得清闲;一些党员由于工作缺乏稳定感,也不愿意转党员关系;一些党员身份尚未公开,主要是他们自己有顾虑,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
四是在一些有关部门的党委中也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
有的认为当前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强调党的工作,会吓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投资者;有的认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搞好经营,能够多交税收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如搞党的工作就不一定那么认真,只要能应付就行。因此,主抓这方面工作的有关部门党委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就不敢理直气壮地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措施,出台明文规定,同时也难以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限制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
五是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企业的投资者对我们党存在偏见或者认识上的一些问题,反对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六是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由于企业的投资者都是一家人,或者是亲戚关系,其经营模式都是家族经营模式,特别是在泉州、石狮、晋江等沿海地区这种家族经营模式尤为明显,在有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有党员身份的业主和业主的亲戚,不仅在企业和企业党组织中有地位,在企业党员总数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这些党员和党组织负责人往往依附于业主,缺乏从事党建工作的独立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建设。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要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处于特殊环境,但决不允许当特殊党员。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与企业隶属关系的特点,应以“做好经济人为前提,充分发挥政治人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的先进性理念。笔者认为,党员首先要充当经济上的能人,取得业主的理解和认同,才能够充分发挥政治人的作用,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模范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则是以党员在经济方面的能力为前提的。同时,不能片面地认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只不过是为老板赚钱。应该明白,企业健康发展,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利,党组织活动的舞台也会扩大。只有正确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才能提高党组织的地位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通常不是企业资产代表的情况,应以“在岗位竞争中体现价值,在岗位竞争中谋求发展”为党建工作理念。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地位是通过主动出击、打主动仗争取来的。党员应以自己的能力去竞争企业的中、上层管理岗位,从而取得资方和职工群众的认可,广泛地开展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此外,要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这是改变私营企业党的力量薄弱的根本措施,也是加强非公有制党建工作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应及时掌握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监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贯彻执行,并帮助企业主排忧解难。在党员队伍建设上,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七一 ”的重要讲话精神,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入党,包括吸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高级管理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并通过党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团结和运用党自己培养发展起来的一切政治资源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