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的主要街道是土路,21xxxx村的田间路是土路或渣石路。资金缺乏,酬工酬劳又有明确规定,使村级道路建设将成为难题。
2.村集体正常运转支出难以保证
由于村干部职数超标、后勤人员多、水电路等维修费用过高等原因,村集体正常运转支出出现缺口。据抽样统计,维持村级正常运转支出平均约为23.xxxx元,而村集体平均收入为13.xxxx元,平均缺口为10.xxxx元。
3.村集体承担有关部门的各项任务难以保证
(1)计划生育。按照税费改革要求,村级计生经费要列入镇乡财政预算,但实际上育龄妇女检查、术后慰问、独生子女奖励、计生宣传等费用基本上仍由村集体负担。
(2)报刊征订。按照北京市《关于实行村级报刊订阅费用限额控制制度的规定》,我区2003年农民人均所有者权益是486xxxx,报刊订阅费用限额是村平均350xxxx,但实际2003年村集体平均支出是4347.xxxx。
此外,农村低压整改后,变电所本应派人收取电费和负责线路维修,但因改革没有到位,仍由村里电工为其收缴电费和线路维修,电工工资和维修费用却由村里负担。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1.将农民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纳入全区“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
(1)优先解决人畜饮水、水源设施不符合卫生安全标准问题,安排解决农村生产用水困难问题。分阶段进行自来水、生产用水设施改造、联村水厂建设,实现生产生活用水计量化、企业化。
(2)将村级道路建设与管护纳入全区道路建设规划,改变村级道路无规划、无人管、无统一标准的现状。
(3)区财政要保证教育经费的足额发放,并把中小学、幼儿园的房屋修缮、绿化美化等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满足农村教育的正常需求。
(4)对路灯照明、环境卫生、农村改厕、有线电视等问题统筹安排,制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限期完成。
(5)区、镇乡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并和各部门的专项资金有效整合,科学管理,严格审计。
2.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按照“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原则,加大区、镇乡财政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力度。把市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各村。对村集体依然存在的资金缺口,主要由区、镇乡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来解决。制定对困难村的转移支付方案,确定区、镇乡转移支付比例。加强对市、区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加大指导和检查的力度,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
3.清理村级开支项目,减少不合理开支
最大限度地精简村干部人数,规范后勤人员人数,压缩后勤人员工资支出。分清村集体和村民的责任,该由农民承担的费用要实行“村民自治”,由农户自行承担。
4.理顺有关部门和村级组织的关系,减轻村集体负担
计划生育、征兵体检、民兵训练费用,要依据《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精神,纳入乡镇财政预算。报刊征订不得强行摊派。对五保户,区、镇财政要按照上一年度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补助基数,区、镇乡按照7∶3比例负担。遇有生病等特困户支出不足部分,由民政部门协调区镇财政和村集体解决。电力部门要尽快承担起村级电费收缴、照明线路维护等任务,并负担全部费用。需村集体电工帮助的,电力部门要给报酬
。区政府制定村级组织负担监督卡,从制度上规范部门行为,减轻村集体的负担。
5.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处理村级债务
对于已经形成的村级债务,要“核查情况,界定责任,分类处理”,妥善予以化解。由镇乡和村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清理核实债权、债务,具体落实到债务人。分清乡镇、村集体和农户债务的界限和责任,对偿还确实有困难的,可视情况分年度收取;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账,按规定核销。村集体兴办公益事业必须考虑承受能力,防止新债务产生。
6.创新思路,积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