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宁波城乡一体化乡镇街道  ○

格局。
       二、宁波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宁波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经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各项改革,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综合协调发展,城乡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初步确立,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城乡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宁波市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辖2县3市6区,总人口552.xxxx人,其中市区人口210.xxxx人。自1998年市第九次党代会五年来,宁波市不断解放思想,强抓机遇,扎实推进“四个突破”,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5.xxxx,人均gd p突破4000美元,按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前口径计算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0.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xxxx。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xxxx,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01xxxx,分别比上年增长11.xxxx和12.xxxx。
       在城乡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宁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效益农业发展迅速,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第三产业全面发展。2004年宁波市第一、二、三产业构成为1: 9.96 : 6.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xxxx。
       (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改革开放尤其是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宁波市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1年宁波在全国率先实行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取消了对进城镇落户指标的限制,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加快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前提的城市化步伐。近几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xxxx百分点,2004年城市化率达到5xxxx,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收入中有8xxxx来自非农领域,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渠道。
       (三)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初步确立。为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宁波市以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为重点,搞好规划,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已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四位一体的城乡规划网络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城市发展格局,小城镇建设、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步伐明显提高。目前全市建成区面积19xxxx公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10xxxx公里,市区面积扩大到2560平

方公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的同时,宁波市大力加强园区规划建设,使园区建设与城市化相同步协调,大部分企业进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依托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宁波市正在形成规划中的沿海、沿湾、沿路三大产业带和机电、化工、纺织、海洋生物、旅游和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
       (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方兴未艾。宁波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城乡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农村社会事业尤其受到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乡村康庄道路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通车行政村达8xxxx,通等级公路行政村达8xxxx,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506公里,公路密度达5xxxx,基本实现“一小时交通圈”目标,城乡交流更加方便便捷。全面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到2004年底,全市已有17xxxx村开展示范村建设,87xxxx村开展村庄整治,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城镇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初步建立起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对欠发达乡镇、困难家庭子女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004年底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340.xxxx人,被征地人员参保人数36.xxxx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xxxx。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4年底,全市第一批9xxxx行政村下山移民开始实施,284xxxx、889xxxx迁移到山下安居,3xxxx左右的山区农民在城镇就业。
       但是,目前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