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元。
四是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为巩固化债成果,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新甸镇建立健全了多项村级财务制度,包括: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群众监督议事制度、财务支出申报审批制度等等。取消了村级小食堂,取消了村级招待费、小车费,村干部到镇办事一律吃食堂工作餐,镇村干部下乡一律自费吃饭,镇里要求各级干部严格遵守“十不准”规定。2003年村级财务实现了核算电算化管理。并在全县率先实行了村有民理乡代管制度,由镇经管站代管村级财务。
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
随着化债工作的完成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新甸镇初步建立起了公共财政体制,具备了初步的公共财政能力,乡村两级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新建了两所学校。2003年镇里投资31xxxx元,建起了建筑面积250xxxx米的新甸中学和建筑面积150xxxx米的新甸小学,全面改善了镇里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
二是修建了一座铁桥。2004年镇村两级投入1xxxx元,修建了一座长7xxxx的利民桥,解决了三阳村涉水过河的生活困难。
三是为全镇农民办了“两险”。2004年开始由镇村两级每年出资5xxxx元,为全镇540xxxx农民投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减少了天灾人祸对农民的危害,提高了农民生命财产的保障水平。
四是免除了学生学杂费。2004年由该镇的玉泉村带头筹资3.xxxx元,为全村64xxxx中小学生代交学杂费,今年全镇已经实现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
五是积极兴办其他公益事业。2004年投资7xxxx元,打机电井10眼,保证了镇区居民和山区农民的生活用水。几年来新甸镇累计修路支出21xxxx元,改电支出1xxxx元,有线电视改造支出36.xxxx元,群众文化娱乐支出9.xxxx元。
新甸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同处在一个发展环境中,面对相同的形势与机遇,面对相同的现状和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乡镇对如何实现加快发展无思路的时候,新甸镇却理出了一个十分清晰的、符合镇情实际的发展思路;为什么有的乡镇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毫无招法,而新甸镇不但现实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处理?其答案有四:
(一)发展镇域经济,归根到底要靠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要靠一支具有较强战斗力和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镇村两级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队伍。新甸镇在选拔使用镇村干部上始终突出把握思想坚定、作风过硬、事业心强和懂经营、会管理、有业务特长这几点。在此基础上,重成绩、重公论、平等竞争、公开选拔,真正使选拔上的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又能干成事。
(二)促发展、树新风、立新制,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新甸镇从负债累累发展到今天,除了其他因素以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热爱农村工作,执政为民,具有驾驭经济发展能力的好带头人镇党委书记何清民。做党政正职4年来,他采取了严管干部、严格约束领导的一系列措施。对于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吃喝风、坐车风,他主持镇上做出规定,无论进城下乡,一律由镇里统一派车,乡村干部无论公私、无论早晚需要吃饭的,一律到政府食堂吃工作餐,绝不允许到经营性饭店搞铺张浪费。何清民本人4年没报销过一张差旅费、招待费的票子。
(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新甸镇无论是工作决策还是人事调整、财务管理,一律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挥班子成员个体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这大大增强了工作中的民主气氛和公开度,使每个班子成员都信服主要领导,干部和群众也信服班子成员,形成了从班子到队伍、到群众的极大工作合力。
(四)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实现党风、政风好转的根本保证。新甸镇各项工作之所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其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行为规范到位。为解决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该镇主要领导在班子成员内部制定了“四不”,即嘴不馋、手不伸、请不到、送不要。为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制定了不准参与赌博、不准干部私下饭店、不准迟到早退无故旷工、不准大操大办、不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不准依仗职权吃拿卡要、不准公款租用小汽车、不准上班期间酗酒、不准在办公室搞娱乐活动、不准接受宴请和收受他人钱物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