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纠纷
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纠纷,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因转让、转包、出租和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履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过程中而发生的纠纷。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转包、出租、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由承包方与流入方签订,承包方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自主权和收益权,流转收益的价款和支付方式,由流转当事人双方自主商定。
(四)请求确认土地转让协议无效纠纷
请求确认土地转让协议无效纠纷,是指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或者村民委员会的村民,认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违反法律规定,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让给他人,损害农民利益而引发的纠纷。此类纠纷多为群体性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多为集团诉讼。
目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数量虽然较多,但归纳起来,纠纷的类型主要有以上四种。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准确确定案由。今后,随着农村形势的变化,还会有新类型纠纷出现,对新类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最高院关于民事案件案由确定的规则,确定新类型纠纷的案由,以便正确适用法律,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审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和国办发明电[2004]2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紧急通知》等是我省法院系统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农民拥有法律赋予的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定承包期限内,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法调整和收回承包地,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承包地,不得非法侵占农民承包地。对没有具体法律、政策为审理依据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人民法院应从维护承包人合法权益出发,根据现有的法律和政策的基本精神,妥善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突出问题的处理原则。
一是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规定,在法定承包期限内,除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其他一律不得收回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将外出务工农民的承包地发包给别的农户,外出务工农民请求收回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是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承包地问题。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流转关系无效,侵害承包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责任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第21条规定,承包方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自主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妨碍或者强迫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承包方书面委托,发包方和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代表承包方与流入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农户起诉要求返还被强迫流转的承包土地的,人民法院应当保护。
三是以抛荒为由收回农户承包土地问题。任何组织和个人以抛荒为由收回农户承包土地的,应予退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明电[2004]21号文件要求,人民法院审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农户抛荒承包地的,现在农户起诉要求继续承包耕种的,原则上应准许。
四是出嫁女的承包地问题。出嫁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这个问题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承包期限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收回其原承包地;二是在承包期限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另外,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地。根据《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的规定,结婚后,男方到女方家落户的,适用上述规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