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职能,共商产、加、销,同议质、量、价,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
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要以优化主导产品品种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加快主导产品的品种改良,推广一批适宜区域发展的优质新品种。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和建设区域性的种子种苗基地,提高区域性主导产品良种、良苗的供种能力,提高主产区的良种覆盖率。加快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积极培育与区域化生产相适应的技术推广主体,创建一批以专业性区域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组织。根据新时期农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大力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加强对各类专业大户的教育和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和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农民。
6、积极推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二三产业,注重发展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新“饭碗”。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破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制和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促使农村劳动力能够长期有序的转移,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一个优良环境。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