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三农”问题的由来、现状和对策乡镇街道  ○

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四是因农产品市场化率低、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及污染问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五是因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科研推广体制改革滞后而阻碍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有人形容中国说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由国家全包,农村则基本上是由农民自筹解决,国家财政用于农村农业的支出严重不足,而且还逐年下降,2000年,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1298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xxxx,比1990年的1xxxx约低xxxx百分点,比1980年的1xxxx约低xxxx百分点,这样,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通讯等)、医疗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公共品供给方面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近5年来,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8-2001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5100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为56亿元,仅占1.xxxx,只能满足同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1xxxx左右。在医疗卫生方面,1990-2000年,政府投入农村医疗卫生总费用比重由12.xxxx下降到6.xxxx,8xxxx的农民是完全自费医疗,有统计说,我国7xxxx的农村人口仅消费xxxx医药商品,而3xxxx的城市人口消费9xxxx的医药商品。被列为世界上卫生公共资源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而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建国后的60、70年代,因农村实行集体合作医疗制度,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界上非常成功的典范。在义务教育方面,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襄阳县教育总投入的调查看,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几乎全部是由农民负担,省级以上财政专款仅占0.1xxxx。结果人们看到的就只有城市的现代化,而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交通、卫生、教育等还很落后。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是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   农民收入低增长慢,一是因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生产太多,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市人口相对少(只占3xxxx),购买农产品的城市消费群体相对比重太低;三是城市企业开工不足,乡镇企业有很多破产,劳动力转移困难,没有非农就业收入,农民增收陷入停滞。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说农民不能和市民一样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农民进城务工要办证要交费,农民的土地财产被收回被征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等等。结果城乡差距拉大,以2002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作分析: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xxxx,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xxxx,收入差距额为522xxxx,差距比为3.1∶1,这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城乡差距3∶1警戒线,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

性福利(比如奖金、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优惠折算成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6∶1。有学者计算说,5xxxx中国富豪的资产,相当于500xxxx中国农民的年纯收入,而30xxxx个百万富翁的资产,则相当于9亿中国农民2年的纯收入。这种情形,已经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农问题的对策 三农问题的现状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究竟如何走出三农困境?理论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对策建议,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对农民进行松绑、减负、扶持。   即: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取消限制要素合理流动的种种约束和行政管制,在制度方面为农民提供与市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资扶持。二是引入市场机制,激活农村市场,进行xxxx层面的创新:农业层面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农村层面应以市场标准重构农村经济体制;农民层面需普及文化,使农民具有市场意识;政府层面须围绕市场转变职能。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做到: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财政分配体制,大力促进小城镇的发展;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培育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四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将一定时限内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为农民拥有永久土地使用权的产权制度;要推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收入财产权利;要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制度,兑现农民的社会福利保障;要在城市建制与管理、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协调推进。五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六是构建四大系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