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
2*)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广播电视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使**%的农民可以免费收看*套节目。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扫除腐朽落后文化。
2*)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市、县(区)稳步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2*)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把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和创新事业站所运行机制作为今年工作重心,努力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乡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要在清理核实乡村债务的基础上,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完成中卫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研究制定全区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确保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顺利推进。
2*)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认真组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业基层服务站(所)、基层供销社、科技特派员、农村生产营销大户等形式,每年创办一批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年内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覆盖特色优势产业,成为组织广大农民进行生产、加工、流通和科技服务的主要载体。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2*)统筹推进粮食、林业、农林牧场、兽医、供销等各项改革。落实自治区粮食流通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建立粮食行政管理、粮食储备、粮食购销市场三大体系。进一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行林业分类经营。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年内完成兽医体制改革任务,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快国有农林牧场体制改革,全面减除国有农场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由此减少的收入,自治区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加快剥离农场办社会职能,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农场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逐步分离管理和经营职能,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搞活内部经营。
2*)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国有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用好邮政储蓄资金留用部分。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开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
2*)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八、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