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发展目标
1、农业经济总量指标。期末农业总产值23亿元(90不变价),年递增5.5 %左右,农业增加值29亿元,年递增5 %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xxxx吨左右,畜禽肉类总产达到1xxxx吨,水产品产量2.xxxx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 %。农民来自一产的收入年均增长xxxx。
2、农业经济结构指标。农业总产值中养殖业产值比重达到5xxxx,提高xxxx百分点。种植业品种优质化、专用化率达到9xxxx,提高1xxxx百分点。养殖业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明显提高,三元生猪、杂交山羊、优质家禽、优质水产品上市比重分别达到6xxxx、5xxxx、5xxxx、6xxxx。
3、农业产业化经营指标。“十一五”末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xxxx,产值35亿元以上,与农业产值的比例1∶1。市级龙头企业经营收入60亿元,年递增1xxxx;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达到18xxxx,市场交易额65亿元。农业利用“三资”15亿元,其中外资400xxxx美元以上。期末农产品出口值200xxxx美元,年递增1xxxx。
4、农业科技进步指标。引进示范推广种养业新品种 15xxxx,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20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xxxx人次以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新申报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8xxxx。
(四)、主要工作措施
1、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
(1)以实施“三新”工程为抓手,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大力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稳定6xxxx亩水稻,巩固发展4xxxx亩专用小麦、2xxxx亩优质油菜,通过高产优质增效。扩大发展粮油豆肥蔬菜化生产、地下农产品生产和小杂粮生产。
(2)以规模化和优质化为重点,建设发达的养殖业。
继续把畜牧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深化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牛、羊、兔、鹅草食畜禽,做大奶牛产业。坚持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大力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经营。加快养殖小区建设,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提高规范化水平。加强畜禽防疫,防范养殖风险。扩大水面集约化养殖、特水养殖、种苗繁育和休闲渔业。
(3)以构建绿色泰兴为目标,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瞄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森林覆盖率2xxxx的指标,通过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发挥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功能。加紧建设四大生态工程:一是绿色通道工程。在全市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铁路、省道、市乡公路两侧营建高标准、多树种、多效益兼顾的防护林体系。二是沿江生态防护林工程。结合沿江开发,整合江滩、江心洲、江堤资源,建设长江生态防护林工程。三是绿色河道屏障工程。在全市干河、中沟两侧营造水土保持林。四是农田林网工程。开展农田林网达标村创建活动,力求村村达标,构造抗御自然灾害的林业生态屏障。
2、加快构建坚强有力的农业支撑和保护体系。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要求,加快构建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研示范体系、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保障工作经费、提高生活待遇、落实工作责任,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全市农业的科技贡献份额和质量水平,化解畜牧业和种植业重大疫病带来的生产风险。
3、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按照“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作用,把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体现在加大投入上。尤其要在体系队伍建设、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加强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大力发展“三资”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集约化的资本投入。“十一五”期间要充分调动民资、外资、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承接长三角大中城市的农业产业转移,引导“三资”投向银杏等农产品深度加工、规模养殖业、农田林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园开发等项目。加强对“三资”农业项目的扶持和服务,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