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新组建的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和新型的村级管理体制 , 对于干部和群众来讲还是新生事物 ,他们还需要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能力的适应过程。改革后新的管理体制运行已近两 个多月 , 可以说效果和反响良好。从长远看 , 这次改革从根本上破除了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经济体制 , 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对试点村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近期效果看 ,我村改革后社会稳定 , 经济发展形势亦显现出新的蓬勃活力。
1 、村民利益得到了体现。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我们所有的集体资产变成了股权 , 农民变成了股东 , 建立起了股份合作制企业。过去集体资产共同共有, 群众利益得不到充分体现。产权改革后 , 资产进行量化 , 人人享有股权 , 个个是股东,实现了“还钱于民 , 还权于民”。农民变成股东后, 他们比以往更加关心村里的经济发展,纷纷为村里的发展献计献策。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处理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 并形成了村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产权制度产生的内在动力必将有力地推动试点村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2 、化解了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
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改造合作制 , 建立起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原来少数村干部手中的集体资产支配权转移到了按股拥有企业股权的股东手中。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少数人违背多数所有者意愿随意处置资产的条件 , 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的产生。在改革过程中 , 由于群众的积极参与 , 共追回各种拖欠流失款项 &n
bsp; 万 元 , 一些损害农民利益的不合理经济合同和行为也在积极纠正之中。同时,产权制度改革使农民应有的资产收益权真正落到了实处 , 使缺乏现代劳动技能的农民和那些老弱病残、鲸寡孤独等农村低保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后新班子的各项工作都受到群众的热情支持。村民们表示 : 现在是董事会带着我们大家一起 " 下海 "闯市场 , 假如他们遇到困难 , 或是 "呛了水 ", 我们全村人都会拉他们一把 , 和他们一起共闯难关。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消除农村因腐败和贫困引发的不安定因素、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加强和改善了村党支部的领导 , 促进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 , 试点村建立起了党支部统一领导 ,政企分开 , 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 村委会、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民主决策的新型村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新体制下 , 党支部、村委会、董事会、监事会、集体资产管理委员成员交叉任职 , 各机构按照自己的组织章程开展工作 : 党支部——抓党建、统全局、谋长远、保稳定 ; 村委会——抓村务、创环境、促文明 ; 董事会——抓经济、谋发展、搞经营 ;监事会——对董事会及其成员以及企业经理等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集体资产管理委员——对集体资产收益进行民主管理。这一管理体制 ,从根本上改变了试点村党支部直接支配人、财、物的领导方式 , 使党支部摆脱了具体事务和矛盾的困扰 , 站到了一个更加公正位置和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统揽其他几套班子的工作, 通过服务、参与、监督 , 在服务中参与 ,在参与中监督,真正实现了对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领导。同时,村党支部领导方式的改变也使其他几套班子有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空间和环境。目前 , 新体制在加强和改善党支部领导、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优势已经在我村开始显现。
4 、产权改革后 , 群众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存在决定意识。改革的经历及改革后建立起来的新体 制、新机制极大地强化了试点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平等、竞争、参与、民主、法制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唤起了他们对全村未来发展的理想和信心 , 使他们重新树立起了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 , 老人有了股份和股权收益 ; 独生子女得到了奖励股 , 客观上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