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即专业化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趋向。这既是资金运动的客观要求,也是集体资金性质所决定的。这些变化不是意味着农村财务管理可以削弱了,相反,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现在看来,农村集体财务和资产管理工作还没有完全破题,还有一个继续探索的问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集体财务和资产的存在方式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真正找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新的集体财务管理办法。今后在这项工作中,要继续贯彻农业部和监察部下发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村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探索新的办法,在抓好财务常公开、真公开的基础上,针对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公开,提高公开质量,确保农民群众对集体财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推动财务公开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要继续加强农村会计队伍管理,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妥善处理乡村两级债务,积极探索化解不良债务的办法和经验;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开展专项审计,加大处罚力度。
三、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和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农村经济主体、经营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关系、就业和分配方式也将日益多样化。这些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必然要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摈弃过去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改革农村经营管理的传统方法,不断拓展农经工作的新领域,以更好地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形势下的农经工作,不断拓宽新的工作领域。
发展是主题。只有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做文章,把农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的矛盾,也才能不断拓宽农经工作的发展空间。因此,当前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三项指导"工作的力度。"三项指导"工作是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农经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一是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它的方向性和战略性,把这些工作抓好了,既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天地,又为我们改善手段、增强实力找到了新的途径;二是要向下延伸,现在省以上这方面的工作已逐步开展起来了,但基层还没有抓起来,应该结合机构改革,把职能明确起来,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三是要探索规律,这方面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各地要先从促进多种形式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发展入手,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经营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从开展专业合作社试点示范入手,在实践中筛选出若干供群众因地制宜地选择的模式、帮助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完善章程和制度、研究制定扶持政策;从兴办科技示范场入手,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体系+农户"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在实践中,明确业务对象,找到工作抓手,逐步探索业务工作的规律,只有如此,工作才能深入持久。
(二)要用改革的思路看待新形势下的农经工作,推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改革是动力。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经工作也面临机遇和挑战。现在大家都在讲"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又不会",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有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研究和解决农村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土地流转的新动态和新趋势,不断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的机制与管理办法;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中,要适应税费改革的新情况和新要求,不断探索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新机制与新办法;在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探索和完善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手段与新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经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改革创新对我们来讲,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
(三)要按法治的要求看待新形势下的农经工作,尽快步入依法行政的轨道。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按照依法治国的方略,加快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要在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上下工夫。一方面要加快立法进程,制定保障工作开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重点抓好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集体财务与资产的法律法规建设,使"三大管理"工作尽快走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