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初中语文论文 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科教文卫  ○

       第二,抓住疑问点提问,抓住疑问点提问既可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我在讲授《风筝》一文时,学生对文章中关开“精神的虐杀”所反映的社会现状的问题感到难于理解,为此,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作者对小弟的精神虐杀过程中,作者与弟弟各自的表现如何?②他为什么敢于以小弟那样?③这种虐杀在当时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吗?学生四人一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交流过程中问题的理解难关慢慢被突破。 我――傲然 成就感 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小弟――惊惶 瑟缩 绝望
       在这一过程中我问学生,如果这个小弟是你家中的小弟,他会怎么处理?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小弟不会反抗。在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便联想到封建家庭中的男尊女卑、长兄如父等封建家庭等级制度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而更进一步联想到整个封建社会,再结合历史知识完成了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从而使重难点得到了突破。 第三,要抓住发散点提问,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隹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 的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创造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他第一件事可能会做什么?”学生们展开想像,一个个举起了小手: “我认为皇帝会下令抓住那两个骗子,因为他们触犯了皇帝的尊严,而有他会把那两个骗子处死” “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以皇帝虚伪的性格,他处死了骗子则表明了他是一个蠢才,连这样的当也能上?不是蠢才是什么?他可不愿承认这一点,我想他会制作一个特殊的容器,把那件不存在的衣服珍藏起来,而且下令抓住那个小孩子,让他当奴隶,而这种做法也会得到所有大臣的赞同,所以皇帝做这件事的可能性更大些。” ……
       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广度,而且学会了结合现实中人性的理性思维进行综合的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第四,抓住矛盾点进行提问。此种提问以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提问,使讨论的中心直指课文的重难点,仍以《皇帝的新装》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善良的老大臣、诚实的官员、皇帝以及那些农民们为什么明明什么也没有看到,但他们却都说这布美丽?”这时就抓住了一个矛盾点:即“什么也没有”和“夸衣服美”,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一切缘于人们心灵深处的虚伪、自私、爱幕虚荣,而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会上当受骗,课文的重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而且学生还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明白了在生活中如果拥有像书中人物那样的性格,一定会不当受骗,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 注意不同类型问题的提问。
       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可把提问划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记忆性问题,例如“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号什么?字什么?这个词怎么读?有什么意义?”等,这类提问只需要学生凭记忆的信息表达出来,主要为了再现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但思考的水平较低。第二层次是思考性问题,如要求学生“这一层是什么意思?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等。这类问题往往停留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浅层次认识上。第三类则是探索性问题,这种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对已知信息结合原认知体验,通过辩证、选择等综合分析后才能把问题很好地加答出来,例如讲解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文时,我问到:作者通过想象把天上的生活描述得那么美好,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作者有什么目的吗?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综合历史知识、作者的经去思考,从而达到由“想像”到“现实”,再由“现实”到“想像”的思维跳跃,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索性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
       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绝大部分教师在提问中只关心前两种类型的提问,因为考试对记忆性问题要求高,而对思考性问题要求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每10个问题中有8个属于前两种的提问,一个属于课堂纪律和管理的(学生的违反纪律需要暗示)只有一个是属于思考性的,为了加大课堂容量,许多教师为了满足课内阅读理解考试的要求,甚至在理时教学中直接按阅读题来讲课,把知识点给学生一画,学生回答不上来则直记到书上,思考性与探索性问题也变成了记忆性问题。而这种教育的方式使得语文教学的记忆性内容增大了许多,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反感。至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我想我们现在是无能为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