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要严格实行单位一把手资金安全负责制,切实加强资金检查和稽查工作,从制度上和机制上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益。要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管护范围、管护人员、管护补助标准、管护要求、监督检查结果都要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补偿资金用到实处。建立资金使用违规违纪问题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逐步提高公益林生态功能质量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在保护好重点公益林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解决重点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和培育问题,使重点公益林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各乡镇苏木要结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实施,认真研究和探索重点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模式和途径,因地制宜地制定重点公益林的保护经营方案,对公益林区内的荒山荒地、林中空地要尽快落实造林任务;对公益林中的疏残、低效林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补植、补播和改造,不断增加公益林面积、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八)做好重点公益林区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森林病虫害预防与救治和森林资源的定期定点监测工作
重点公益林的公共管护支出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公益林区的防火、防虫和重点公益林的定期定点监测,按项目管理,不得挪用。重点公益林区生物多样,地被物丰富,枯枝落叶层厚,大多处于高山陡坡、交通不便的地区,防火工作特别重要。要将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经费优先安排在公益林管护面积大、森林防火任务重、防火基础设施薄弱的重点公益林区,重点用于开设防火隔离带、购置扑火器材等。防火要实行责任制,严格火源管理,把火险隐患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重点公益林区不出现大的森林火灾。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调查,搞好森林病虫鼠害的防治工作。要建立重点公益林定期定点监测体系,定期对重点公益林进行动态监测。
三、关于两个具体问题
一是林权证发放。随着形势的发展,林权证发放工作日显重要:一是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资金必须持林权证领取;二是退耕还林钱粮补贴必须持林权证领取;三是林木采伐必须持林权证办理;四是林权证是集体林产权改革和林木、林地流转的法律凭证,没有林权证就无法进行改革和流转;五是宜林地林权证是上级分配项目资金的依据,今后没有宜林地林权证上级不予安排项目建设任务;六是及时发放林权证也是稳定民心、促进林权所有者加大林业生态建设投入的必然要求。
从2000年开始,我县就着手开展林权证发放工作,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只有xxxx乡镇完成发放工作,18全乡镇正在发放中,还有xxxx乡镇至今没有开展。各乡镇苏木要把林权证发换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专门班子强力推进,必保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发证工作。
二是全县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2004年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为加快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在牛古吐乡浩雅日哈达村、长胜镇榆树林子村和白土梁子村开展了试点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10月13日全市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会上,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县县区必须于2005年上半年完成除重点公益林以外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列为考核各县县区林业建设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的重点指标。县委、县政府近日将印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并也将此项工作列为各乡镇苏木林业建设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的重点指标,各乡镇苏木要克服畏难情绪,集中精力,必保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革任务。 同志们,启动和实施国家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我县林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全县千万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工作量大、时间紧迫。我们一定要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务求实效,确保这一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