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一个观念,调整结构
要转变“小春拿粮、大春拿钱”的思想观念。各级领导干部要引导群众认识粮食流通体制实行购销市场化改革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国家已经实行“三放开一取消”的粮食政策:即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政
府不再出台粮食收购保护价格,粮食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撑已由国家保护转为市场调节。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家粮食政策的深刻变革,迅速调整思想观念,实现由单纯追求粮食数量向追求经济效益的转变。树立小春也要拿钱的观念,积极调整小春种植结构,多种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少种或者不种虽然省工但经济效益很低的作物。
二、坚持三条原则,择优布局
2004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要坚持“三边种油菜、三好栽蔬菜、两区种大麦”的原则,认真搞好规划布局工作。各乡镇要深入实际,对土壤、水利、气候、交通等资源环境条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吃透乡情、镇情、村情,充分发挥各地的相对比较优势,趋利避害,择优布局,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
“三边”种油菜,就是要在路边、村边和水边安排布局油菜和除虫菊种植。
“三好”种蔬菜,就是要用好田地、好水利、好交通安排布局栽蔬菜。
“两区”种大麦,就是要在山区、半山区安排种植啤酒大麦。要在交通便利、土壤肥力好的地区和领导重视的乡镇,大力发展多花黑麦草种植,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同时,要把产业的规划布局与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实现农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互动发展。
三、围绕三个重点,加快发展
要坚持“更换小麦、压缩蚕豆、做大油料、做优蔬菜、发展大麦”的结构调整思路,突出抓好油料、蔬菜、啤酒大麦这三个重点产业的培植和开发,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一是要发展壮大油料。油料是我县传统产业,有经验、有优势、能增收。我们要不折不扣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工作环节上抓落实,在区域化布局上抓提高,在规模化经营上抓突破,努力完成xxxx亩优质“双低”油料的种植任务。
二是要做优做强蔬菜。要按照“扩大规模、丰富品种、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工作思路,狠抓落实。要切实加大蔬菜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提质增效;要切实加快百亩连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步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以龙头企业为“火车头”,大力实施“龙”型经济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完成xxxx亩商品蔬菜的种植计划。
三是要加快推广啤酒大麦。啤酒大麦示范种植的成功实践,填补了我县夏粮生产中缺乏优质专用型农产品的空白,扭转了小春粮食生产“增产不增收”的被动局面。为此,我们要引导、教育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下决心淘汰和压缩低质、低效的小麦品种,扩大优质专用型啤酒大麦的生产规模,力争完成xxxx亩的推广任务。
四、扣死四个环节,落实措施
要实现200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计划目标,关键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我县实际,在科技推广应用上要切实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选用良种,提高效益。啤酒大麦以“s500”为主;油料以“花育3号”为主,搭配“花育6号”、“红油一号”;蔬菜要以中甘十一号(小铁头)为主,搭配青笋、青花等高档蔬菜品种;牧草种植要以多花黑麦草为主。
二是扣死节令,适时播种。旱地油料要求在9月20日开始播种,10月10日前播完,田油料10月上中旬播种;啤酒大麦要求在10月25日至11月10日播种;地小麦要求在10月初开始播种,10月中旬前播完;田小麦要求在10月15日开始播种,10月底种完;蔬菜要按照市场需求确定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