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办好样板,示范带动。根据2004年小春作物结构调整的内容,要求县、乡(镇)、村各级都要举办高标准油料、啤酒大麦和蔬菜示范样板。具体要求是:县农业部门要举办连片100xxxx以上的油菜样板2片和啤酒大麦样板1片;各乡(镇)要举办连片面积在50xxxx以上的油料或啤酒大麦样板一片,10xxxx以上蔬菜样板1片;各村委会要举办连片10xxxx的油料或啤酒大麦样板1片。通过样板建设,让广大农户学有样板,干有照样,全面提高我县小春作物的种植水平。
四是加强管理,稳产增收。做到精细整地,墒平沟直,施足底肥,切实提高科技含量。根据冬春气候和病虫发生特点,整个小春作物的中耕管理要注重水分管理,特别是要加强锈病、白粉病、霜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五、建好三个平台,开拓市场
市场是农村经济的“晴雨表”,龙头企业是开拓市场的“火车头”。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因此,要坚持“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要抓信息网络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县政府应拿出专项资金,加快全县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尽快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搭建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真正做到以市场定生产,以需求定品种,最大限度地减小种植风险,提高效益。
二是要抓龙头企业建设,搞活营销平台。要在引导和培育好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筑巢引凤,诚心诚意地做好“引进、安家、留人”的工作,齐心协力打造开放合作的最佳环境,吸引更多的本地、外地客商和资金到我县来搞开发,真正形成“龙”型经济的发展格局。
三是要抓民营组织建设,构建外销平台。要大力扶持好、引导好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尤其要大力支持农民个体或合伙创办的流通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使其尽快成为我县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中坚力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六、疏通五条渠道,增加投入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切实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是实现2004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确立农民投资的主体地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农民投入的积极性。
二要大力倡导和鼓励个体和私营企业投资开发,切实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更多地吸引外资投入我县绿色产业开发。
四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立绿色经济强省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立项支持。
五要由县级财政安排专款3xxxx元,搞好农民技术培训和试验,办好县、乡(镇)、村样板(油料、啤酒大麦、蔬菜)和全省的油料现场会;推广新技术、新农药。各乡(镇)也要安排相应专款统一用于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确保各项计划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