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相比,无论是从人均收入、消费水平还是×××程度,都不多、不高、不大。全市还有1xxxx省级特困乡,1xxxx市级特困乡,仅特困乡的人口就有1xxxx万。__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每年需要救助的人口达3xxxx万人。全市移民按照省核定的有14.7xxxx人,其中市属4xxxx大中型水库移民有10.4xxxx人,其他三种类型的移民有xxxx多人。五保集中供养有3.xxxx多人,加上分散供养的有将近xxxx人。农村低保有1xxxx多人,城市低保有近1xxxx人,农村、城市需要大病医疗救助也有1xxxx万人。老龄工作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我市已经进入了老年地区的行列。据统计,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67.xxxx,占全市总人口的12.7,而且每年以3的比例递增。
中央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构建和谐江西,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设好“四个__”中就有建设和谐__。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和谐,如果民政老龄工作做不好,要构建和谐社会也仅仅是主观意向上的和谐社会,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和谐社会。民政部门承担着做好社会救助的主要职责,如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移民后期扶持、城乡低保、大病救助、殡葬改革,都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今年实施“四个覆盖”、“四个倾斜”、搞好40项“民生工程”,其中民政老龄部门占了很大的份量。民政、老龄部门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使命神圣,任务光荣。希望各县(市、区)和直接从事民政、老龄、移民工作的同志要肩负起历史重任,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此为动力,推动民政、老龄和移民工作的发展,为构建和谐__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不断提高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切实健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和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抓好各项救助制度的实施,努力使所有困难群众都能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并逐步提高救助的工作水平。
一是要强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坚持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规范操作、动态管理,积极做好与再就业、社会保险、最低工资制度的衔接,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二是要着力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目前,城乡差距依然客观存在,收入差距还在加大。如果这方面的保障体系不能够健全,这根链条不能紧固和延伸,党和政府出台的民生政策就落不到实处,惠及不到普遍群众,惠及不到困难和弱势群体。
三是要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确保供养资金及时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加大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选好配强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入院对象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集中供养率。基层敬老院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各个方面建设的配套都迫在眉睫,去年我市五保集中供养率仅为65,我们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达到80左右。应该说前三年在“三院”建设上,各地力度很大,方法得当,措施配套,速度较快。从目前进展情况看,全省1xxxx设区市,我市是首屈一指。但是基础设施上去了,管理能不能跟上,能不能使基础设施的效益实现最大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措施要完善。希望各县市区能够结合各自实际,在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是要积极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不断探索救助方法,提高救助效果,努力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__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农民占总人口比例较高。农民对政府的要求不高,一是小孩子能够读得起书,二是能够吃饱饭、穿好衣,三是有病能够看好病、看得起病,但落实不好,就会认为这些要求高不可攀,不能够解决。去年7月1日后,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要进一步出台和完善城乡大病救助体系,这对于缓解困难和弱势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笔资金如何用好、管好,是否真正用到了患大病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人头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救助对象的心坎上,这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五是要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坚持主动救助、分类救助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