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发展保障,做好环境优化文章。坚持“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环境作为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在搞好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软环境,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地缘不足人缘补”,不断创造更好更优的发展环境。一是营造全民抓工业的舆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让“以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理念深入民心,在全县上下形成其他产业围绕工业转的共识,营造全民支持工业、全民服务工业的浓郁氛围。二是营造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坚持一切为工业发展开“绿灯”,把服务工业作为党政机关履行职责的中心任务。坚持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实行限时办理和服务承诺制,简化审批手续,降低办事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实行政务服务过失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查处破坏环境、影响发展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定点联系制度,县级领导、县级部门定点联系帮扶企业,将联系帮扶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奖惩和选拔任用挂钩。建立政绩、行风评议制度,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业主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对乡镇、部门开展政绩、行风评议,对首次测评排名倒数第一的乡镇和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对连续两年测评最差的乡镇和单位,主要领导就地免职。三是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严打”斗争,严厉打击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各种违法犯罪,从严从快查办涉及外来投资者的案件,确保投资商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深入开展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人和事,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