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将利益分成机制引进了方案里面,因而乡与乡之间,乡与税务征管人员之间,不得乱了级次,乱了秩序。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严肃纪律,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性质区别对待,绝不能袒护,有些问题还要以贪污论处。推行一项新的财政体制,如果大家都能够顾全大局、讲纪律,那么这个新体制一定能够有效地顺利实施。三是要讲效益,不得增税收成本。我这里既跟各乡镇打声招呼,也跟税务部门打声招呼,税务部门手续费的结算,已纳到财政统一结算,各乡镇不要搞明堂,不要打主意。税务部门的同志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不要让请两餐饭吃或给予某个承诺就放松原则,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一经查处,财政不仅直接要调库、调钱,还要进行处罚,对个人要进行组织处分,这个开不得半点玩笑。同时,乡镇这边的成本也是成本,要按规矩办,不能新增。总之,同志们要真正把心思转移到协税护税上来,各乡镇要认真研究,抽调精兵强将去做好这个工作。当然,各个乡镇的任务不一样,有的乡镇如靖港镇只有2xxxx,它的基础条件差,只有这么多,没办法。对于这样的一些乡镇,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搞清基数、建立台帐、加快征管、培育财源上,放在加快引进项目、寻求经济发展突破上来;有的乡镇有六、七千万的任务,压力很大,任务很重,怎么收回来?征回来?如果不下苦功夫,不把精兵强将派上去,就会完不成任务,莫说享受利益分成,还会拖全县的后腿,甚至导致全县不能正常运转,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承担全部责任,我把利益给了你,权利下放给了你,同时,也就把责任交给了你,你不能只要权利而不要责任。责权利对等,是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所以,各乡镇的同志们回去以后,要根据各自情况,认真研究对策,迅速到岗到位,扎实推进工作,确保这次财政体制改革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要优化和完善改革
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已经明确,这次财政体制改革方案试行一年,暂定三年。为维护这一体制的严肃性,这个体制定下来之后,就不能随便调,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那为什么要试行呢?因为一项体制不可能一开始实行就是完善的,完美的,没有一项体制的出台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财政体制改革的新方案推行,只能解决财政体制改革可以解决的问题,由此以外引发的其他问题不是由财政体制改革来回答和解决的,只能通过其他配套措施来解决。比如,这次财政体制改革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如果开发前沿乡镇都能扎扎实实地超额完成财税任务,那么享受利益分成政策的将主要集中在这几个乡镇,年终受到表彰奖励的也将集中在这几个乡镇,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平衡。刚才,谢进同志在分析实施这个新体制可能会引发和带动的新问题上,讲了五、六条,我看讲得很好,这就说明这个体制在实施过程当中会引发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配套措施,推进一切可以推进的配套改革来完善这个体制,使这个体制得以圆满、顺利实施。光把宝押在一个财政体制上,就以为万事大吉的观念是错误的。站在确保完成任务角度来看这个新体制,我认为至少会存在两个风险:一个就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已经开工的项目能不能够顺利地完成今年的投资计划,这个我们心中无数,如果不能顺利完成投资计划,财政就挂空1.xxxx亿;再有,按这个财政体制改革方案的任务分解下去,与人大确定的8.xxxx亿的目标任务相差xxxx亿,因此,如果再加上投资计划不能全部完成,总共就会存在xxxx多亿的财政缺口。二个就是我们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包括乡镇党政一把手以及几级代征代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如果不适应这个新体制,不加强征管,就会导致由于管理和征管不到位而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最终是目标任务不能顺利完成。为此,要做到:
第一,要严格组织实施。这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经过党政会议认真讨论后做出的决策,为维护体制的严肃性,必须严格地执行。尽管在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分成比例的确定和基数的确定,是经过细致的测算和反复跟同志们进行沟通后才确定的,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有可能会遇到我们在设计这个方案时未遇料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在来年要及时地调整、优化、完善这个方案,尤其是主管领导、财政部门以及各乡镇的党政一把手和负责同志,要认真地来实践它,实施它,在实践、实施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完善方案。
第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改革有成本、改革也有风险。要通过科学管理,努力规避改革风险。我们这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最大的风险是能否真正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来的保任务、保财力、保运转、稳基数、稳级次、活乡镇,即“三保两稳一活”的目标。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就说明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如果中间出了问题,就意味着我们承担着一些风险,必须通过科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