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鼓励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新农村人才工程”,鼓励大中专学生和能人到农村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村,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二三产业发展,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培育农民致富示范户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将这些人充实到农村基层政权中,加强带领村队创新致富的能力。及时表彰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带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581”工程,强化措施,加大投入,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5xxxx亩,完善和提高农业灌排体系。加大“双争”工作力度,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加快干渠、干沟治理,继续实施人饮解困、山洪沟导引、黄河护岸等工程,增强排涝抗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认真总结“上农下渔”示范项目经验,扩大开发范围,探索盐碱地开发经营新模式。加快生态林业建设,重点做好骨干道路两侧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道路绿化工程,年内完成造林面积xxxx亩。加大湖泊湿地保护开发力度,重点抓好大水沟水源地保护和西大滩平原水库建设,提升土地综合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
(八)搞好村庄规划与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各乡镇要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今年要全面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重点从109、110线、高速公路等省道、国道两侧和城乡结合部入手,选择试点、抓好规划,搞好建设,能新建的全面新建,不能新建的要进行改造。各乡镇在进行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要将附近的村庄统一规划,列入乡镇居住区,鼓励农民打破村队界限,集中连片建设农民新居,形成农村社区,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县建设局要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每个乡镇要选择1—xxxx村庄搞好农民新居改造和建设,力争新建农民新居示范点1xxxx。要紧抓自治区实施“千村整治工程”的机遇,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新居工程,继续大力整治农村卫生环境,美化、净化农村面貌,营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
(九)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深化“手拉手”结对帮扶机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支持政策。从今年起,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切实减轻农民子女上学负担。探索和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口救济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实施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提高补助标准,中央和区县补助标准分别增加1xxxx。完善农村特困户大病救助制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农民“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广泛推行“少生快富”工程,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保障和奖励机制,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深入实施“六百”工程,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和平安平罗创建活动,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
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建立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发展工业,加快城市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经济实力,才能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今后,对农业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要形成财政支农的长效增长机制。
三、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必将对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带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加强领导,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和各级领导要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一把手为新农村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部门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员单位协同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领导机制。县上将按照“n x”考核办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为对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重点考核内容,突出重点、简化程序、公平公正、注重实效,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把农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农村是否进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有新变化、新发展、新突破,为县域经济大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