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包(专业、劳务)管理,采购管理实行内部投标机制,形成创效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上特点充分证明:集团、公司全力推行项目全
责承包的决策,项目全责承包的“五条标准”深入人心,激发了项目全责承包的积极性。项目责任意识、核算意识明显加强,创效增收初见成效。
****************************************************************************************************
三、推进2006年项目全责承包工作的几点意见
****************************************************************************************************
今年年初,各分公司认真总结了2005年全责承包的经验和不足,着眼2006年开局作了大量的工作。公司也从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讨和推动工作:①分包管理工作研讨会;②竣工项目全责承包审计;③预防合同风险研讨;④项目核算软件开发。
2006年项目全责承包管理工作,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加强和改善,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集团关于项目全责承包工作“五条标准”,切实把“五条标准”作为衡量、考核、实施项目全责承包工作优劣的标准。
加快项目管理机制创新,把“五条标准“全面落实在项目全责承包过程中,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同时也是”十一五“期间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2006年要在以下四方面进一步深化:
1、推行不同形式的内部件管理,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发展方向,便于操作,也能为承发包双方所接受。
2、全责承包合同在实施过程中,要明确两级支持系统服务和监督职责,有利于双方严格按责任书要约履行各自职责,做到相互制约不失控。
3、完善项目核算、考核、评价、审计制度,有利于促进过程控制,经济效益落到实处,按合同奖罚,诚信兑现。
4、将有条件、有能力的项目推向市场,在全责承包的基础上实行自揽任务,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全责承包方式。实现项目全责承包与建筑市场真正对接,给项目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全力打造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风险全责承包管理体系
把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真正落实到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风险全责承包管理体系,对加强项目管理,搞好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必须强化和加大项目经理的风险责任,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风险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全责承包约定的十项责任,项目经理是责任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对过程实行有效地支持和有效地监督,确保项目运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保证项目良好的运作。要认真学习和执行集团防范风险条例文件,树立和承担工程造价风险的责任意识和索赔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理解和熟悉合同的条款内容,切实维护企业和项目的利益。
2、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在明确项目经理责任的同时,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权力,让项目经理真正做到有责有权有利,使之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履行职责。经过审计完成项目全责承包合同的项目,必须按合同兑现,切实保证项目经理应得的利益。
2006年在项目经理部组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各分公司要在加强服务监督的前提下,使项目经理在用人决策权、物资采购权、分包招标管理权、资金使用权等逐步到位。
3、明确“全责”的内涵,突出质量、安全管理作为全责承包工作的重点。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作为项目经理全责承包的核心内容,明确项目经理的责任主体地位。制定安全、质量指标体系,加强项目管理全过程控制,加大安全质量的必要投入,强化对外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克服以包代管,杜绝包而不管的现象。
三、发挥两级支持系统的优势,建立一批高素质的项目经理队伍,为全面落实项目全责承包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围绕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公司资质优势,分公司品牌优势,项目经理名人效应优势,积极为项目开创一级市场和企业二级项目市场,使项目尽快与市场对接。
2、坚持内部调控,在深挖潜能,创造更多效益上做足文章。要完善企业内部专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