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整合资源,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一)管理机制与投资体制
目前,我市旅游管理机制仍有不适应市场变化之处,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旅游理论知识来武装,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水平,管理上随意性较强;景区内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造成开发业主无所适从;管理触角浮与表面,没有深入基层,面上的管理多,细节管理跟不上,有权的管理不好,想管的没有管理权限。我们要创新旅游管理机制,**水利、文物保护等管理可以尝试采用**森管局的模式。由于旅游发展滞后,我市旅游投资业主构成单一,开发模式较为传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通常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缺乏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无法得到保证,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我们要引进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集团进行投资开发,严格在规划的前提下经营。市委、市政府对**管委会旅游体制进行进一步完善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要做好监管,对景区开发严格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一方面,对旅游开发项目实施营造旅游环境,做好优质服务,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步伐。
(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
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战略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也是江津旅游正在借鉴的路子。要按照“规划出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发展”的思路,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发挥好在编制规划、资源控制、政策引导、行业管理、管理体制、安全监管、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努力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行业、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的转型升级。既要防止缺位,又不能错位。突出企业在景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市场拓展、旅游经营服务、旅游产品和商品开发、销售等方面的主体地位,促进旅游企业向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实行旅游景区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的“三权分离”,推进景区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属地化,培育和壮大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市场运作,不代表把旅游开发经营权转让后,政府就完全排斥在外。一切旅游活动都由企业随心所欲,政府就不再“干涉”,有了问题不能事后弥补,而事前一无所知的现象坚决不能出现。
(三)产业联动与统筹发展
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消耗资源少、投入产出比高,劳动密集安置就业空间大,市场需求量大面广,是发展潜力巨大的综合性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涉及1xxxx产业,间接影响4xxxx行业,投入xxxx钱,就会带来xxxx钱的收益。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旅游商贸业等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要素,不仅是行业的主体,而且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因此,要重视它们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交通运输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建设和形成完备的旅游交通体系,切实解决旅游的可进入性。要配套完善餐饮住宿业,发展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在延长旅游产业链中,关键是要发展壮大旅行社业。景区需要旅行社来宣传和推出,市场需要旅行社拓展和巩固。(大足石刻是我市惟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历来备受各路旅行社追捧。但是,6月份,市内十多家旅行社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