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装备工作,坚决冲破一切妨碍装备工作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装备工作发展的做法,坚决革除一切影响装备工作发展的体制弊端,坚决打破一切制约装备工作发展的格局。
(2)进一步明确装备部门的定位
根据国家和省里的部署,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即将全面启动。在下一步的机构改革中,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内在需求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其地位和重要性应进一步得到加强和重视。从市教育局来讲,市教育技术装备处是在即将进行的机构改革中需要强化的一块,大量的基础性、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校校通"工作,大量的政府采购工作,大量的办学条件改善工作需要这个部门去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进一步关心、重视、支持本地区的装备工作,强化对装备的领导,树立"任何不重视装备工作的教育部门领导都是不合格的领导"的观念。同时,各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应切实树立"有为方能有位"的观念,切实按照我们会议提出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要求,放开手脚地开展工作。
(3)进一步巩固发展"大装备"工作的思路
今后我市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要遵循"大装备"的工作思路,切实把"建配管用"方方面面的职能发挥出来,不能只管建设,不抓管理和应用,同时,各地对装备部门职责不明确的,要明确装备部门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削弱装备部门的权利。我们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由"小装备"向"大装备"工作的转变。即从围绕中小学理化生自然等理科课程教育开展设备配备工作,转向为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训练开展设备配备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校校通"工程建设。目前,随着教育教学工作形势的发展,"大装备"的内涵又在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教育装备、校园网建设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装备等等,又赋予了大装备以新的内容。各地应巩固、提高"大装备"思路,不断提高装备水平。
(4)进一步加大装备经费投入力度
对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思想统一了,认识到位了,职责明确了,那么经费投入便是这项工作开展得如何的一个关键环节。关于装备经费,首先,各地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生均公用经费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装备工作。要保证教育装备费每年都有所增加,特别是要保证"老三室"的装备经费,不能只重视"新三室",忽视"老三室"。我们要求各地要从城镇教育费附加中拿出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学校装备。其次,各地应积极设立教育技术装备专项经费。已经设立的应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提高专项经费的标准。市教育局在原有装备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根据装备工作发展的需要,也将不断将专项经费提高。第三,争取收费政策。各地应和财政、物价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取教育技术装备收费政策。部分县(市)、区把上机费统一管理和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市教育局在这方面也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第四,争取各方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要利用金融、国债、以奖代补、税前列支、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拓宽装备经费的来源,争取各方对教育的支持。
同志们,全市教育信息化及装备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及装备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任务也更加繁重。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工作全局,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全市教育信息化及装备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