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的原则下,采取知识竞赛、岗位比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党员先锋岗”、“人人为企业做贡献”、“岗位无事故,行为做模范”等活动,号召非公有制领域的全体党员比党性、比奉献,真正为“两新”组织的发展谋路子、出点子、干出样子。××县鸿达能源公司党支部1xxxx党员在活动开展中,“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勇挑重担,企业效益大增,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今年第一季度就有xxxx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二是开展党员“星级评议”活动,教育引导“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做奋发有为的模范。在坚持统一标准、加强教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两新”组织领域“党员星级评定”活动,并把该项活动作为县委“万千百十”党建工程的重要内容。在星级党员评定活动中对不同层面的党员,围绕“奋发有为”提出具体要求:对企业主党员,教育引导他们带头合法经营,热心公益事业,处理好劳资关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于管理层党员,教育引导他们加强同企业主的联系和沟通,反映民意,注意在保证监督方面发挥作用;对于一般员工党员,则教育他们通过做好本职工作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为搞好生产经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贡献。三是开展“学先进、赶先进”活动,教育引导“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做争先创优的模范。注重培养、挖掘、宣传“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并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经济能人”、“优秀基层党组织”时实行政策倾斜,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促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近年来,共有xxxx“两新”组织党组织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当前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有“四难”:
一是形成共识难。近年来,由于一些党员和党务干部对发展“两新”组织与党的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困惑不解,因此,对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就行了,党的建设可有可无;有的认为“两新”组织性质特殊,党员人数少,建不建党组织关系不大;有的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情况复杂,党建工作难开展,有畏难情绪,等等。由于思想认识未统一,导致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听之任之,或不想抓、不愿抓,从而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目前,全县4xxxx规模企业及民办医院、学校中,建立了党组织的只有xxxx,其中发展了党员的只有xxxx。
二是党组织设置难。一方面,一些私营企业主党的观念比较淡薄,对建不建党组织无所谓,有的企业主特别是非党员企业主由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缺乏了解,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党组织建立后,会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削弱和制约他们的权力;二怕党组织活动过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加大管理成本;三怕党组织建立后适时解除党员的劳动关系受到制约,增加自身负担,因而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两新”组织中党的力量薄弱,建立党组织比较困难。如凤神山山泉水厂、锐驰矿业有限公司、太和辣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因规模小,党员数量少,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而象蓉园建材发展有限公司、发盛石墨有限公司这类企业又因党员流动性大,“朝增暮减”,党组织难建立,即使建立,也难稳定。
三是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难。由于“两新”组织分布比较零散,导致“两新”组织中的党员分布零散,给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而且一些党员长期在私营企业工作,受雇佣思想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党性和组织观念逐渐淡薄,有的认为自己到私营企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过不过组织生活无所谓,只是定期回支部交党费,有的甚至是代缴,教育管理有名无实;个别还存在既不到原单位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