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69批35xxxx次,结案率10xxxx。
三是阵地共建。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开展活动都需要阵地,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我们在建设非公企业活动阵地时,把党员活动室和“职工之家”同时考虑、同步实施、共同使用,基本做到“一室六有”。“一室”是指有兼作“职工之家”的党员活动室;“六有”是指有党旗,有党组织和工会的工作目标,有党组织和工会活动制度,有报刊杂志、科技书籍,有电视机、放像机等电教设备,有活动记录、点名簿等台帐。全国重点硅材料加工企业——太平洋石英制品公司,建立了图书馆、电脑室、网球场、卡拉ok厅、宣传橱窗,党工共用,使党员、工会会员学习有资料,活动有场所,宣传有阵地,党工工作互推互动,互促互进。在乡镇党工共建中,以争创“省百强示范乡镇工会”、“职工之家”等活动为契机,推动乡镇共建工作全面开展,为非公组织党工共建提供经验。目前,我县已有xxxx乡镇被省总评为“百强示范乡镇工会”。
四、整合利益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一是整合党工利益,激发党工共建的生机与活力。在非公企业中,党组织的建立,使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有了党的直接领导和教育引导,有利于工会工作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有利于工会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华升气体有限公司党组织成立不久,公司发生了因员工待遇问题而引发的纠纷事件,由于当时企业尚未建立工会组织,业主一时手足无措。此时,企业党支部书记主动承担起调解重任,在发动党员分片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的同时,向业主解释员工要求的合理性,最终使双方达成谅解。党支部适时向企业提出组建工会的建议,得到了业主的积极回应。该公司工会组建后,在劳动关系的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工组织与企业共谋发展,再未发生群体性事件。福润肉类加工厂是我县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业主一直不愿意成立党组织,我们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与业主进行沟通协调,做通了思想工作,成功建立了党组织,扩大了党的覆盖面。
二是保护企业利益,促进非公企业的和谐发展。党工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献技献力,争取最佳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协调企业内部关系,化解劳资纠纷和利益分配矛盾;充分发挥党工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康达照明电器公司党支部和工会围绕生产组织党员、技术人员攻关,成功设计出自动化程序,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次品率居高不下问题,使企业效益得到很大提高。党建和工建的双赢推动了企业效益和员工收益的双赢,企业生产上去了,工人福利提高了,党工共建对企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深刻体现。
三是维护职工利益,密切党工组织与职工的关系。随着党工共建的不断深入,广大非公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民主权利得到了充分落实,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不断满足。广泛开展的技术培训、文体活动、访贫问苦等活动,使职工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距离,党和工会组织在职工中的威信日益提高。硅产品加工是我县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耗电大户。全县硅产品加工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联合发出倡议,发动广大党员和职工主动请缨,实行夜间生产,使用低价电,得到了积极响应,此举一年可为全县硅产品加工企业节约费用90xxxx万元。党工共建、资源共享所形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正在逐步凸现。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坚持资源共享、同频共振,才能形成党工共建合力,只有坚持创新制度、完善机制,才能有效构建党工共建新格局,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党工组织的群众基础,发挥核心作用,最终实现互利共赢,永葆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