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了解教学及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校实际困难;各乡镇党政加强了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相关部门整体联动,协调统一,齐心协力,构筑了××中学教育发展的平台。
2、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初中抓质量思路清晰,目标具体,措施到位。各教办下达目标准确,过程控制做了了心中有数,评价激励较为科学。一是狠抓了班级常规管理;二是月考核与奖惩挂钩,逗硬落实;三是全县实行了抽考,片区内统一阅卷和评价,细致到教师人头;四是常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高中重点抓好了毕业年级教学及管理,一是管理网络健全,教育局、各学校均成立了高三领导小组,形成了局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领导小组→校高三年级组→校高三学科组的高三质量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继续实行了毕业班工作月报制及每月定期召开研讨会制度;落实了领导定点联系高中学校、高中学校领导联系年级,及时协调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二是抓好高三教学工作的指导。局组织了“高中教学视导团”,对全县高中进行了视导,对毕业班通过随堂听课、听汇报、与师生座谈、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剖析学校的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教育科研及教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研室组织了两次高三诊断性考试,及时提供高考信息、资料;根据高考改革发展新情况,重新制定了全县高考奖励方案,激发了高三教师工作热情。
3、各学校工作开展得细致高效。一是通进艰辛工作,各高完中、初中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楼及学生宿舍、实验设备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二是各校均坚持了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原则,在严格目标管理、常规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上想了很多办法,健全了规章制度,管理上有了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对毕业班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总结,管理较为落实,各校都有一套适合自己校情的具体抓法,这些办法很有特色也很有实效,值得进一步总结、完善。三是培育了一支务实敬业的教师队伍。各初中的领导和教师辛勤工作,教学效果显著,为高中培养了优质生源。同时他们顾大局、识大体,在保证优质生源不外流上了做了大量工作。乐善片各学校凡是发现了有干扰招生秩序的,立即层层上报并及时处理;烈面教办何山林主任下到辖区每一所学校去宣传招生政策,确保了招生秩序的井然。各高完中(包括职业中专)领导班子紧密配合,团结协作;教师积极向上,忘我工作,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总结的。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年来全县中学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与其他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总体发展水平、校际间差距、师资水平、管理机制和水平、高考质量等方面尤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倍努力。
一是个别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研力度有待加强。表现在一些寄宿制初中管理工作还跟不上,一些高中的升学指标未完成,全县高考上本科线以上的人数需进一步挖潜,上名牌、重点高校人数少,部分学科高考人均分居全市后位等等。个别学科特别是文理科综合的协调配合教学教研力度还需加强,今年文科起来了,但理科综合下去了。中学骨干教师的比率也有待提高。
二是抓优质生源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表现在对本县的优资教育资源宣传不够,择校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学生及家长认识不足,造成一些初中和高中优质生源的外流。在教师中还有出现了个别人干扰招生秩序的事,有变相“卖”学生的嫌疑。
三是职业教育有待加强。应该说,近一年来,我县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一是职教招生人数有所回升,二是职业中专硬件建设取得了成效,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但是,职教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充实,办学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教育内部、特别是部分教师的职教意识不强,对学生读职教的引导力度不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率还不高。
三、2006年我县中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一)进一步认识办好中学教育的意义
1、办好中学教育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中也明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