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现在有很多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交通工具先进了,与群众的距离却疏远了;为什么现在干部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却不会做群众工作了;为什么现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对干部的意见增多了;为什么现在经济发展了,反而群众的怨气变大了。我看问题的症结不在于老百姓的觉悟低,而在于我们的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出了问题,滋生了“政治微生物”。现在部分党员和党员干部身上有一种不好的作风,叫作“嫌贫爱富”。下基层,找×××的;要考察,找发达的;交朋友,拣有钱的,对困难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有的人地位高了、权力大了,对待群众的态度也变了,不是真心地为老百姓服务,而是以权谋私,贪图享乐,与老百姓离心离德,加剧了干群之间的对立情绪。实践证明,这种危险的源头就是对人民群众没有了感情,破坏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从革命战争年代的鱼水之情变成了“油水之情”。dxp同志曾告诫我们,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倡行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牢记“两个务必”,长期艰苦奋斗。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坚持从文山会海和各种应酬中解脱出来,带着问题、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全面深入地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要有寝食难安之感,民贫我愧之情。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群众,一定要格外关心、体贴,对他们的困难心想到,眼看到,腿跑到,话说到,力尽到,事办到。这里还要提一下,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也要把本部门本单位的职工生活关心好,对他们工作、生活和家庭上的困难要想尽办法帮助解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对困难职工的生活要重点关心、重点解决。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迎来送往和吃吃喝喝上,花在无目的出国考察和无意义的表彰庆典上,花在盖办公楼、买小汽车上。
二要切实改进工作方式方法。mzd同志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当前,在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和行政方式都发生了新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那种压、推、促、整的方法,坚决摒弃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不能光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协商的、契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比如对于下岗职工生活、就业问题,一方面要实施综合治理的方针,不能仅仅靠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也要逐步通过一种或几种机制来解决,以改变过去那种通行的随机的做法,就是逢年过节,各级领导点名或被安排到某个或某几个困难职工家去,摄像机对着,领导送床被子或几百块钱,困难职工热泪盈眶,年过了,困难职工还是困难职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在走形势、耍花枪、做表面文章。我们的干部要在工作方式上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就是,一要按照民主执政的要求,积极实行阳光政策,推进阳光作业,由暗箱操作向公开、公平、公正转变;二要按照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树立“和合”观念,在推进工作时变对立为融合,变对抗为合作,既实现“多赢”发展,又让老百姓得实惠;三要按照提高领导发展能力的要求,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学会“弹钢琴”,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并逐步由抓具体项目、微观主体向抓发展战略、经济布局、产业导向、政策引导等方面转变;四要按照依法执政的要求,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由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向依法、合理、有序地推进工作转变;五要按照建设为民政府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由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向人性化管理、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客观规律转变;六要按照科学执政的要求,科学把握政策的“度”,由单一思维向多种思维转变,确保在结合自身实际和执行政策法规对接上的科学、缜密,使我们的工作经得起法律、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同时领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