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和建设任务
我市人民法庭建设曾有过不俗的成绩。1997年起,中级法院在全市法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五好”法庭创建活动,各基层法院积极参与,掀起了我市法庭建设的第一个高潮。经过三年的创建,全市当时共6xxxx法庭实现了“从无到有”,走出了“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的困境,软件、硬件建设同步迈上新的台阶,涌现出一批先进法庭典型。近年来,我市法院按照最高法院“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要求对部分法庭进行了撤并,全市法庭缩减为5xxxx。目前,全市基层人民法庭有法官和工作人员20xxxx,占全市基层法院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2004年全市人民法庭法官办结各类案件573xxxx,占基层法院结案总数的68.xxxx。
进入新世纪以来,法庭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差距。由于此前法庭建设未列入国家建设投资项目,受我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制约,地方财政有限,加之基层法院历史欠帐太多,自筹能力不足,所以当时的法庭物质建设投入资金太少,建新房的法庭少、借用房屋和修补旧房的法庭多,建设标准也较低。近几年我市多次遭受洪涝灾害,一些法庭被毁,部分乡镇集镇搬迁,法庭布局也亟待调整。目前,全市法院人民法庭的审判、办公用房和其他物质装备的总体状况已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更繁重审判任务的要求。据调查摸底,全市5xxxx法庭的现有用房总建筑面积仅为957xxxx米,平均每个法庭仅191.xxxx米,距此次国家确定法庭建设50xxxx米的最低标准相差甚远。现仅有1xxxx法庭的自有房屋尚能适应审判工作,4xxxx法庭的房屋状况不适应工作,需要新建或改扩建,占全市法庭的8xxxx。全市基层法庭仅拥有办案用车14辆、摩托车12辆、电脑46台、传真机7台。
我市法院人民法庭三年建设的任务就是分期分批实施已被列入全省人民法庭建设规划的4xxxx法庭建设工作。4xxxx待建法庭,按现有设施状况来分,无房或借用房屋法庭1xxxx,危房法庭xxxx,面积不够标准需改、扩建的法庭2xxxx。按年均受理案件数和人员编制数来分:一类人民法庭1xxxx,占规划总数的43;二类人民法庭1xxxx,占30;三类人民法庭1xxxx,占27。按年度规划和实施步骤分,2005年要建设法庭1xxxx,2006年要建设法庭1xxxx,2007年要建设法庭1xxxx。初步估算,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制订的建设标准,建筑面积共计约2479xxxx米,总投资174xxxx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已迎来了基层法庭的第二次建设高潮。完成这个规划建设任务,我市法庭将实现从有房到标准化的历史性转变。
四、务实高效做好法庭建设重点工作
前不久,为确保任务圆满完成和加强此项工作,我院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专门联合成立了“市人民法庭建设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亲自抓,中院副院长*、发改委副主任*和市财政局纪检组长*同志担任副组长,并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在中院、发改委、财政局中确定了专门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已召开首次会议,讨论制定了我市《法庭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全市法院要把这次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法院司法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一)成立机构,配足配强人员。各县区法院要尽快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办公室主任、民一庭庭长×××(区)发改委、财政局有关人员为成员的人民法庭建设领导小组,并在法院内确定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同志组成办公室,专门负责县区法院作为项目法人职责范围内的项目前期准备、项目设计、概算、报批、招投标、建设、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
(二)抓好建设用地的落实工作。按照我市人民法庭三年建设计划,对当年的建设单位,两级法院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做好协调工作,落实建设用地,使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