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只有这样才利于形成我省今后农村公路建设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可以说质量是我们这次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成效的关键,因此质量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越是到最后,越不能放松。这点务必请同志时刻牢记在心。总的要求还是要强化业主负责制,业主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说我们的市、州、县是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市、州、县的同志要强化质量责任意识,不能出问题,特别是重大质量问题。质量责任是终身的,不是你调离了就没有责任了。当然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同样要加强行业监管,省县乡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部门、交通质监部门都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指导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各县乡镇建管机构的业务指导。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通报制度,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三是以典型示范工程导向,总结推广农村公路建设经验。这次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攻坚战各地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好的典型。这也是我们取得的一项了不起的成果,是十分宝贵的。各地要继续抓好典型,使其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为我省今年以及今后农村公路建设开辟更多更好的路子。四是以资金筹措到位为保证,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资金是完成任务的基本保证。从前两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凡是资金筹措足额及时到位的地方,那里的工程进展就顺利,目标任务完成就好。反之,则不然。这几年省里费了很大的劲,才筹措了近十亿元的资金用于省级配套;部分市县区也想尽了办法筹措资金,才使这项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但是,也有少数地区自筹资金不到位,有的以降低建设标准来减轻自筹资金的压力,致使国家的投资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个别地方不但筹资不到位,甚至还要揶用国省补助资金,这是极不应该的。当然,困难是存在的,各地都有困难,有的困难还相当大,但是既然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办这么大的一件好事,我们多年来也一直在想办这样一件大好事,那么机遇真正来了,我们各级政府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有什么理由不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来完成这项工作呢?老实说,省里在制定补助标准时,也不是没有考虑到地区间的实际差别,在补助标准上还是有所区别的。我想,我们有的地方自筹资金不到位,不完全是客观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思想认识、工作力度不到位。今年各市州要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千方百计想办法及时足额筹措好自筹资金,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对于少数工作力度不够,自筹资金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好的地方,省里还是要采取相应的鞭策措施。三、妥善解决好我省农村公路建设中的三大重点问题(一)解决好农村公路发展方向问题,切实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提高农村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相结合。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农村公路建设摆到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能力的高度来谋划。二是与农村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农村公路发展,要服务于农村的土地开发、矿产开发、农牧业开发、旅游开发,服务于山水林田综合治理,为农村经济发展广辟财源。特别是要通过农村公路建设,提升农村土地的开发利用价值,把农村最大的一笔财富激活,让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为农村丰富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创造出行条件,使劳动力资源转变为劳动力资本;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和民间资金前来投资。 三是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战略相结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城镇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工具、培育农村市场的基本场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新时期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增收难,这与我省城镇化进程缓慢有直接联系。为此,省委、省政府已经全面启动并加快了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农村公路是城镇建设最基本的配套基础设施之一,必须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规划、布局上互相协调,在实施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做到农村公路发展与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调整相结合,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变就业压力为经济动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四是与干线公路建设相结合,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各级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与干线公路形成网络,从而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避免各自为政、无序发展,降低公路的使用效益,挫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