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率为**。重点用水单位万元产值取水量**.*立方米,同比降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同比增长*.**;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增长*.*;推广应用散装水泥***多万吨,居全国**个副省级城市首位;全年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煤矸石、炉渣、冶炼废渣达到或超过了当年利用率***。环保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去年工业经济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为工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五个“注重”:
(一)注重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围绕实施新型工业强市战略,继续把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不动摇,“工业强市”思想更加坚定,加快工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通过实施“****”工程,充分发挥“三大群体”的带动作用,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工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各县(市)区都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普遍树立起“工业立市”、“工业强县”的思想,按照发展一批支柱产业、培植一批大型企业、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品牌的工作思路,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主导和带动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强抓工业的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力度加大,措施扎实有效。济南工业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新型工业强市的战略更加牢固,发展新型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突破济南工业的目标更加明确。
(二)注重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重点园区带动作用、推进产业集聚作为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全力推进,重点突破。整合优势园区,集中连片发展,提升**个工业园区的载体功能,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批项目落地,形成新型工业产业集聚区。以龙头企业、优势产品为依托,以主业突出、业内领先、潜力巨大的企业为重点,以配套企业合理布局为基础,以上下游产品有机链接为纽带,通过政策引导、环境优化,实现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初步形成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等六大产业集群,具备了较强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配套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我市六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重型汽车、中厚板、摩托车、锻压设备、数控机床、试验机、化学纤维、彩电、服务器等一批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济钢集团钢产量超过****万吨,跻身国内八大钢铁企业;重汽集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石化济南分公司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万吨,跨入全国二类石化企业行列;山水集团通过企业改制和跨地区整合,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水泥制造企业。
(三)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紧紧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一位。全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年开发新产品超过****项,新产品销售收入贡献率达到**,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品牌建设工作实现飞跃,中国名牌产品和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