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xxxx元。按照催生一批,引进扶持一批、改制壮大一批的发展路子,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民营骨干企业逐年增加,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民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现显。全市已完成改制的企业,绝大多数走上了非公轨道,显示和发挥了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活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同时,要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全市中小企业走上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的轨道。
四是必须坚持培育支柱产业,发展优势工业。市委、市政府审视市情,提出发展“四大产业”,建设“四大基地”,把平凉丰富的煤炭资源,石灰石资源,光热资源,旅游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转化为持续增长、较具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工业企业,成为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关键所在。五年来,全市依托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产业,培育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支撑,以建材、制革、食品酿造、畜产加工、机械电子、医药制造为辅助、地方特色鲜明、较具规模的资源导向型工业群体。全市六大行业共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3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75。其中煤、电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80,占六大行业增加值的86.3,成为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力量。
五是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和建设工业集中区,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工业集中区作为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突破口来抓,立足于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平台,工业集中区在集聚生产要素,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规划建设的xxxx工业集中区,先期投入建设资金3.5亿元,配套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共引进落户各类工业项目18xxxx,总投资8.8亿元,其中投资300xxxx元以上的项目2xxxx,过亿元的项目xxxx。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型工业发展的新平台。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工业集中区,是符合我市工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的路子。
二、“十一五”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十一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实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时期。从大趋势上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世界经济正处于产业资本输出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重大变化期,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政治环境,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国家,这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落后欠发达地区引进和利用外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大环境上来看,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和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换;国家发改委也正在酝酿在煤炭、建材、化工等行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并制定一系列配套产业政策。省委、省政府确定要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和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对于进一步壮大提升我市煤电、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等支柱产业来说,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投资趋势和发展前景来看,随着大柳煤田、灵台邵寨煤田开发和华亭电厂、华能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煤制甲醇、醋酸乙烯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陆续开工实施,将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建材工业随着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新型节能建材的推广应用,以及将在我市境内先后开工建设的平定高速公路、西平铁路、天平铁路等一批国家重点项目的相继实施,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食品工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我市农业产业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肉、果、酒、面等一批重点开发项目的实施,产业实力将进一步增强,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会不断提升。分析这个时期大趋势,大环境,总体是机遇大于挑战。
但是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现状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全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工